本篇文章1268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李丹丹编辑陈郁

2月15日下午,央行召开1月份金融统计解读吹风会,4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关心的13个问题,涉及信贷、社会融资、货币政策、信用债券。

很少有几个董事能够解释月度数据,并在十年的时间维度上观察它。这是央行一个月内第二次召开类似会议。最后一次是1月26日。当时,四位董事详细分享了他们对货币政策、资产管理新规、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想法。没有按照剧本,整个过程都没有手稿,干货也满了。

央行预期引导越来越主动作为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两次接受中央媒体采访,介绍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支持民营企业的“三支箭”。在此之前,让市场记忆犹新的是,去年6月、7月和10月,当股市和外汇市场经历大幅波动时,央行主动发出声音,稳定市场预期。

央行预期引导越来越主动作为

从主动发声的频率和内容来看,央行积极与市场沟通,政策沟通和预期导向的意识和能力增强。

放眼世界,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逐渐探索并形成了以前瞻性指导为核心手段的预期管理机制,将货币当局对未来货币政策的立场、解释和承诺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传达给公众。在这一过程中,美联储高度重视官方信息发布机制,并通过定期利率会议、季度新闻发布会和官员公开讲话向市场传达其政策意图。

央行预期引导越来越主动作为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曾经指出,通过公开声明影响市场对未来政策变化的预期的能力是美联储拥有的最强大的工具之一。早些时候,当我们的记者采访美联储前副主席斯坦利·费希尔时,他明确表达了他对前瞻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认可。

央行预期引导越来越主动作为

欧洲、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当局不仅将美联储纳入了政策体系,还将前瞻性指引纳入了政策体系。

可以清楚地看到,与发达国家主要关注货币政策的做法不同,中国央行与市场的沟通和预期指引涵盖的范围更广,包括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其他金融政策。

事实上,要想更好地实施金融政策,就必须加强沟通,建立信息畅通的政策传导机制。记者注意到,在制定、征求意见和颁布新的资产管理法规的过程中,相关政策制定者与市场机构、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之间的交流从未像现在这样密切,这一方面体现在沟通频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体现在沟通内容的深入。

央行预期引导越来越主动作为

预期指导实际上是与市场对话的知识。如果它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将对货币政策传导、金融政策效果和金融市场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可以预见,未来央行将在积极沟通、信息披露和预期导向方面加大努力。央行年度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市场预期导向,继续努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与此同时,作为“六大稳定”之一,稳定预期越来越重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央行预期引导越来越主动作为

自去年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不断加大,央行通过新闻媒体与市场沟通的频率比以往更高。无论是金融数据、新的资产管理规定还是货币政策,包括市场中的一些热点和疑点,央行都及时做出了回应并解决了疑点,有效地引导了市场预期。

央行预期引导越来越主动作为

未来,在实施货币政策和资产管理等新法规时,这种预期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决策者和市场参与者绝不是“死敌”,而是良性的“共生关系”和“游戏玩家”。只有沟通顺畅,通力合作,才能促进政策的有效传递,促进相关产业和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来源:时代品牌网

标题:央行预期引导越来越主动作为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2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