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5字,读完约3分钟

在春天的河南淅川,一条清澈的丹江倒映着梯田。多叶软籽石榴、杏子、大樱桃等。在春风摇摆,绿化山川,让果农开心。

“我没想到这座山和这水曾经是栾川贫困的原因,但现在它成了栾川致富的后盾。”淅川县史志办前局长明新生说。据统计,2014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夕,淅川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7259元,远低于河南省农村人均纯收入。

“保山保水,保不了穷人。”淅川县委书记陆巍巍表示,在“两山”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淅川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建设了当代“赛罕大坝”,使青山绿水真正成为富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你可以吃山和水。淅川县把发展生态工业纳入扶贫开发,制定了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短期发展食用菌、蔬菜、小龙虾、中草药和光伏及生态援助贷款产业;中线工程发展软籽石榴、杏李、大樱桃、油牡丹等生态林套种产业;长期依托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河南淅川依靠生态产业精准脱贫

在老城区田阳村的梯田里,村民刘根太一边在自己的杏李地里劳作,一边哼着小曲:“种果树很有学问。”

刘根太原是一个贫困家庭。他利用政府的援助政策,转移了一笔5万元的贷款,承包了20英亩的荒地,种植杏子和李子。政府支付了全额利息补贴,并多次提供技术培训。2017年,刘根泰通过种植果树摆脱了贫困。“今年的雨水不错,加上管理到位,杏园和梅园可以结50多吨的果实;加上套种经济作物和鹅,净收入超过15万元。”刘根泰站得很高,看起来很自信。

河南淅川依靠生态产业精准脱贫

在推进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淅川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基地建设、生产设施、信贷支持、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补贴。积极整合农、林、水利、交通等项目资金,做到项目跟基地、服务跟行业。

大石桥镇横沟村的贫困户雷铁红,联系着古镇的山川河流,今年春节收获了18万元的旅游“红包”。最初,2016年初,当地政府以“凤凰古村落”为主题,依托生态环境和保存完好的原始村落,发展乡村旅游。横沟村成立了合作社,贫困户通过小额贷款帮助穷人支付红利,享受全额财政折扣,农民吃旅游餐。

河南淅川依靠生态产业精准脱贫

水是淅川旅游业的最大亮点。淅川县以创建国家5a级丹江景区为龙头,围绕丹江构建旅游圈,将贫困家庭嵌入旅游链,准确脱贫。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3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8个乡村旅游示范园区、500个农家书屋和3万多名旅游专业人员,每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带动人均收入增长1500元。

河南淅川依靠生态产业精准脱贫

如今在淅川,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村民越来越富有。全县已开发软籽石榴、杏子等水果33万多亩,实现了四季常青、四季开花;四年来,北京、天津、河北四省市连续供水210多亿立方米,水质稳定在二级标准以上。截至2018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从2016年底的69,555人减少到30,04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底的10.66%下降到4.8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14元,高于全省水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夏先清通讯员杨)

来源:时代品牌网

标题:河南淅川依靠生态产业精准脱贫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2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