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89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珠穆朗玛峰大本营5月25日电:上山与山共存——写在中国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和人类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6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多吉占队、边坝次仁、王一鸥、普布扎西

60年前,5月25日凌晨4点20分,王福洲、贡布、瞿,三位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勇者,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上了顶峰,那里连鸟都不会飞。中国人第一次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是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爬到山顶。

60年后的5月25日,珠穆朗玛峰依然巍峨,2020年珠穆朗玛峰海拔测量登山队成员正在克服重重困难,向峰顶发起第三次冲击。全世界都在期待他们会为人类揭示“世界高度”的新答案。

在过去的60年里,中国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光辉的名字,包括为国家攀登的勇士和越来越多普通人的面孔;60年来,这座山和这些人的故事为中国体育史上的精神、荣誉、惠民、和谐等主题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群山依旧,世界充满沧桑。人与山正在走向共生共荣。

为国家攀登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1960年5月25日,五年前诞生的中国登山队完成了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壮举。面对中国严重的经济困难和严峻的外交形势,这一攀登是一项特殊的国家任务。

“全国人民都在看着我们。即使只有一个人,我们也要登船。”顶级战士之一贡布回忆60年前的攀登时说。

当时,登山队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没有事先铺设的防护绳,也没有成熟的攀登路线可供参考。即使是从日喀则到珠穆朗玛峰脚下的300多公里长的道路,在攀登之前也要暂时修复。

在海拔8000米的地方,王福洲、贡布、瞿银华和刘连曼的壮举,在中国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上成为史诗。在通过近乎垂直的岩壁段的“第二步”时,刘连曼愿意站在梯子上,让队友踩在自己的肩膀上,通过这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向山而行 与山共生——写在中国人首登珠峰、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之

随后,27岁的刘连曼因体力不支写了一封遗书,并留在8700米的高空,要求队友们继续向山顶攀登。当离峰顶还有52米的时候,王福洲等三人的氧气用完了,仍然没有停止前进。

最后,他们到达了攀登道路的顶峰。

正是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刘连曼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度过了一夜。王福洲的体重从爬山前的160公斤下降到爬山后的101公斤。屈下山后,冻伤的十个脚趾和脚后跟都被切除了。

他们得到的是一个民族庆祝的历史框架和一个民族在困难时期的希望!

“我们是英勇的中国人民!”通过新华社记者郭的长篇通讯《红旗插珠穆朗玛峰》,中国人民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喜讯传遍全国,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第一次生动地向全国人民展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向山而行 与山共生——写在中国人首登珠峰、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之

平民故事

自1960年以来,登山运动,尤其是珠穆朗玛峰,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实现民族荣誉和激发民族精神的平台、旗帜和号召。

1975年,九勇士队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并首次测量了8848.13米的高度数据。西藏登山运动员潘多成为第一位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女性;1988年,中日尼联合登山队实现了珠穆朗玛峰从北到南的双跨越;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在珠穆朗玛峰上传递,一束以“梦想”命名的火焰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留下了辉煌的一幕,梦想可能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向山而行 与山共生——写在中国人首登珠峰、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之

如今,珠穆朗玛峰上几乎所有的记录都被创造和更新了。有人感叹,在全国登山运动取得一定的“大满贯”后,登山运动的“英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

然而,在英雄之后,故事还在继续。攀登珠穆朗玛峰不再是专业登山者的专利。

2003年,中国第一支民间商业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至珠穆朗玛峰后,由中国西藏培训的当地登山导游将传递中成熟的安全模式应用到商业登山活动中,使得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商业登山模式日益成熟,吸引了一大批普通登山爱好者登上世界之巅。

向山而行 与山共生——写在中国人首登珠峰、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之

据统计,西藏的商业登山业已经带领国内外180多名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玛峰。

除了商业登山者,大学生登山队也有机会攀登珠穆朗玛峰。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四名登山队员登上珠穆朗玛峰,这是国内高校独立组织的大学生登山队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2018年,北京大学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其中一名队员向同时登上峰顶的女友求婚,这为艰苦攀登的故事增添了一个温馨的场景。

向山而行 与山共生——写在中国人首登珠峰、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之

早期的民间探险家也在珠穆朗玛峰留下了他们自己的传说。1996年,严更华,一个极端的爱好者,开始了独自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挑战,没有向导。2000年,他在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后在下山的路上被杀,给世界留下了永恒的探险家精神...

向山而行 与山共生——写在中国人首登珠峰、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之

山,总是在那里,登山者继续前进。

今天的珠穆朗玛峰,除了雄伟和险峻之外,也接纳了更多的人到“世界之巅”,进入极端的户外。背后不仅是中国登山运动从国家使命向体育旅游和体育休闲活动的转变,更是人们的精神向往。

与山脉共生

如今,2020年珠穆朗玛峰海拔测量登山队和承担国家任务的普通登山者正为各自的登顶目标而共同努力。与此同时,他们还分担着另一项责任——保护珠穆朗玛峰的环境。

“为了不在高空留下粪便,所有登山者都必须在装备清单上增加一个便池。”西藏登山协会环境联络员德庆欧珠说,对山峰的环境保护要求已经详细说明。

德清区珠是西藏拉萨喜马拉雅山导游学校的毕业生。从中国唯一一所训练专业登山向导的学校出来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为珠穆朗玛峰北坡商业攀登的服务提供者和管理者。他们大多数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村庄。在他们通过学习走出大山后,他们又回到了山里,从事另一种职业。

向山而行 与山共生——写在中国人首登珠峰、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之

德清区珠的家位于定日县扎西宗乡,这是距离珠峰最近的行政乡。从去年开始,他组织村民上山收集垃圾,并代表登山管理部门支付村民工资。

除了捡垃圾,当地村民还可以通过提供牦牛运输从登山业中受益。

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Nima Tsering)表示:“目前,珠穆朗玛峰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机制,确保登山者只留下脚印。”

西藏建立了喜马拉雅高山环境保护基金会,制定并颁布了《珠穆朗玛峰登山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对农牧民进行了登山培训,控制了登山人数,完善了登山环境保护设施。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山区环境,还增加了群众收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向山而行 与山共生——写在中国人首登珠峰、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之

巍峨的珠穆朗玛峰永远屹立不倒。她接纳了一代又一代的登山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与山脉相关的人。

如今,被山峰征服的人们开始回报和保护山峰。

“刚开始谈到登山时,我们更多地谈论征服。在与大山的接触中,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征服的关系,而是一对朋友。”国家体育总局登山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登山队队长王永峰说。

"登山运动有一定的风险,但风险和挑战并存使其独一无二."曾经攀登过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王永峰说:“60年来,中国职业登山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的时代,我们的国家应该从一个登山大国走向一个登山强国,让登山走向人民群众。今天,新一代的登山者已经走上了新的历史舞台,中国人民永无止境的攀登精神将继续传承下去!”

来源:时代品牌网

标题:向山而行 与山共生——写在中国人首登珠峰、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之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