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贵阳4月13日电:挂牌督办战,打赢歼灭战——贵州毕节扶贫一线知识
新华社记者王力、罗飞、刘志强
马家屯居委会狭小的办公室里有一半是“未脱贫户的战斗地图”,7户20人的家庭状况、贫困原因、扶贫措施、吊帮责任“清单”一目了然。
包村干部、马畅镇党委副书记蔡勇对每个家庭都了如指掌。上半年,要保证20个人全部脱贫,村里的9个进攻队员一天都不敢懈怠。
王建家是一个贫穷的家庭,这几天忙于修理猪舍,蔡勇几乎每天都来。王建和他的妻子勤劳能干,但他们的两个孩子相继病重。他们花光了所有的工作积蓄,欠了很多债,却无法摆脱贫困。
“不管有多少艰辛,这对夫妇从来没有被打败过。只要你在政策上有所帮助,在行业上有所帮助,你就能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在农夫的房子旁边,夫妇俩正忙着砌砖,村里的村民都来帮忙了。已经搭建了十个猪圈。蔡勇说,已经申报2万元扶贫资金补助,可以养20多头小猪。加上医疗救助、生活补贴、公益性岗位补偿和蔬菜大棚产业的连接,王建一家今年上半年一定会摆脱贫困。
今年3月初,马家屯居委会所在地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刚刚宣布脱贫,但全县仍有14783名贫困人口。为了使剩余的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许多驻村干部像蔡勇一样,走在扶贫的第一线,围绕“两个保证、三个保证”,找问题,查漏补缺,打最后的歼灭战。
毕节市位于乌蒙山,是贵州省剩余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艰巨的地区。目前,全市仍有12.5万贫困人口未脱贫,占贵州省未脱贫人口的40%;还有3个未封顶县和2个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重点县,占贵州省重点监管县的45%;该市仍有2575个贫困村。
脱贫攻坚进入总攻的最后阶段,贵州省提出了“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构想。毕节市扶贫办主任严玲表示,市、县、乡三级联动,视频监控和现场监控被用来监督剩余的贫困村。按照“一村一户一表”的规划,建立了工业扶贫、就业扶贫、扶贫到户工作的“四表”,建立了已建卡贫困户档案,强化薄弱环节,弥补不足,确保全面小康之路上没有漏户、不留户。
抗击贫困的总攻号角吹响,贫困严重的纳雍县积极响应。在县城的寨勒镇,食用菌基地里随处可见村民的劳动场景,河边的一个黑木耳基地里,满是水的菌棒里冒出了鲜嫩的菌类。
“黑木耳已经种植了400多亩。在此期间,平均每天有70到80人受雇。每天最多有300多人,这是镇上扶贫的支柱产业。”翟乐镇镇长李穗表示,该镇将继续建设工业基地,改善利益联系,并确保所有贫困家庭都有工业覆盖。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挂牌督战打赢歼灭战——贵州毕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