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0字,读完约3分钟
稳定投资是“六个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投资是稳定投资的重要力量。上半年,全社会私人投资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4.2个百分点。如何尽快“重置”民间投资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8月5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哲在接受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下半年,中国将进一步改善民间投资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防疫、公共卫生、仓储物流、应急储备等短期领域的建设。同时,要引导银行推出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提高信贷和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投资在稳定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民间投资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左右,因此稳定投资首先要引导民间投资稳步增长。”
据《证券报》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来,相关部委和各级政府多次将民间投资列为工作重点,许多地方将积极引导和激活民间投资列为工作“清单”。
7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2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各类投资主体应一视同仁,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7月24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的22项具体措施。3月16日,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2020年贵州省将大力推进10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计划年投资2010亿元。
谈到下半年民间投资的重点领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潘和林预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两新一重要”建设,主要是指加强新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今年以来,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以及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为私人投资提供了机会。此外,创新和技术也将成为下半年私人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
“金融渠道如何支持私人投资?”在这个问题上,潘和林表示,民间投资有很大的资本供应潜力,但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活动不高。中国可以通过多渠道的金融措施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开辟绿色审批渠道,将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纳入各级重点项目管理。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注入、投资补贴、贷款利息补贴等综合手段,降低项目投融资和运营风险。特别是对于投资不可逆性高、私人投资增长率大幅下降的行业,应尽快采取适当的金融措施,稳定私人投资者对这些行业的预期。
刘向东认为,也有必要调动私人投资的积极性。“一方面,有必要采取短期刺激政策,包括进一步减税、减费和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要稳定投资预期,发挥金融资金的导向作用,增强民间投资信心。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要重新审视投融资体制改革,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各种制度性障碍,降低民间投资的交易成本,有效引导民营企业形成有效投资。”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专家建议:多渠道金融措施 支持民间投资尽早“复位”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