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94字,读完约7分钟

8月6日,财政部课题组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介绍了上半年的金融运行、减税和减费情况。

上半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但有持续改善的趋势。6月,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增长率从负值变为正值,并在今年首次实现正的月度增长。

下半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财政政策的走向?财政政策的特征是什么?《国家商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财务审计研究室主任王德华。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下半年,预算执行进度可能要求更高。国家统计局:政治局会议提议促进财政和货币政策与就业、工业和地区政策的整合。你如何理解这种整合效应?

王德华:中国制定了广泛的宏观调控政策。

一方面,财政和货币政策是一种更宏观的总量政策;产业、就业和区域政策主要是结构性政策。另一方面,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也非常重视结构性目标。财政政策的结构性目标很容易理解。就货币政策而言,我们通常会说货币就像水,水在哪里流动是市场的作用。然而,在中国,决策层仍然希望通过金融部门的努力,将水引导到最需要的领域。这就要求货币政策发挥结构调整的作用。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为了在经济周期中产生作用和影响,财政和货币政策必须通过一些渠道,其中产业、就业和区域政策是渠道。金融和货币资源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必然会通过这些具体的政策渠道发挥作用。通过产业、就业和区域政策等渠道,实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构目标,实现了结构调整功能。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中央政府提议促进财政和货币政策与就业、工业和区域政策的结合。我认为这主要是针对目前的形势,在工业、就业和地区领域的规划与财政和货币政策脱节。近年来,我国许多部门出台了各种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在制定时提出了许多目标,但与财政政策和财力不相适应。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财务资源和财务资源必然会面临来自多个部门和领域的需求,这些竞争需求应该进行排序和优先排序。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各部门规划中提出的目标?我认为政治局会议强调了整合效应,这意味着所有未来的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和地区,都要注意与财力和财力的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实现就业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发展目标。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Nbd:下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特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下半年的市场流动性?

王德华:在财政政策方面,预算最终确定后,整体板块就确定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不会突破常规预算调整。预算最终确定后,对宏观经济影响最大的是预算执行的进度。下半年,如果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可能需要更高的实施进度。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货币政策可以灵活调整。在我看来,下半年市场的流动性将与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挂钩,包括六个稳定和六个保证。一直以来,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相对谨慎,但它们都将基于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二季度的经济形势并不糟糕。如果经济形势在第三和第四季度继续改善,就没有必要强化财政和货币政策。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我们已经看到,自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的宽松政策一直非常有力,因为其经济复苏没有达到预期;现在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对美国的宽松期望一直存在。

Nbd:今年,我们看到了金融领域的一个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即建立一个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你认为这个政策体系怎么样?

王德华:预计今年财政收入将会下降。为了保持支出的保持力,中央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债务收入,并通过建立一种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将其全部交给了地方政府。

在中国,提供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主体是市县两级的地方政府。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85%以上,市、县级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75%左右。因此,我国转移支付的比例非常高。今年受疫情影响,地方财政运行十分困难,因此有必要增加转移支付。但是,为了尽快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作用,使转移支付资金到达急需的地方和部门,过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间可能被切断,二是一级拨款时间长。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因此,今年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一方面解决了以往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也表明这是应对疫情的一次性政策安排。当我们的经济和金融资源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过来,我认为金融体系应该坚持财政分类,而不是直接从中央政府走向市县。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未来,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水平将迅速提高。nbd: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目前,国内需求相对乐观,但外部需求仍不确定。你认为国内和国际的双循环模式如何?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王德华:我认为这是一个中长期的模式,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疫情的短期影响。中国是一个大国,对外国的经济依赖不应该太高。以国内流通为主体是一个恰当的定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它在国际贸易中对外国的依赖程度很低。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近几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了大规模进口、大规模出口的贸易格局,即许多产品销往国外,许多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依赖国外供应。从长远来看,“大进大出”的模式实际上对中国来说风险很大。另一方面,如果中国有一点波动,它将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以国内流通为主体,从需求角度来看,我们的生产目标主要是改善人民生活。过去,中国相当于中青年劳动力。事实上,我们生产了很多,但我们的消费量并不高。未来,我们的消费,包括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可能会增长得更快。从供给角度看,要解决一些领域的“瓶颈”问题,增强对外开放背景下产业链的稳健性,避免在一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Nbd:消费反弹慢于生产,这是目前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了1.3%。你认为今年下半年应该做些什么来刺激国内消费?

王德华:经济理论解释了基于持久收入假设的消费行为。人们的消费实际上是由长期收入决定的,我想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居民收入的下降将影响他们的消费,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长期经济发展的信心。如果你对未来的收入增长有充分的信心,我相信消费增长的问题不会很大,而且这种流行病的短期影响会逐渐消失。关键是对长期发展的信心和期望。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此外,受疫情影响,许多人的消费意愿实际上受到抑制。从目前几个地区的情况来看,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防疫和控制经验。国庆节快到了。过去国庆假期的主要问题是景点太拥挤,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旅游和花钱。我有一个建议,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错开各省的国庆假期时间。例如,它也是一个7天的假期。有些地区在9月底就放假了,不同地区的假期时间是错开的。我们以前没有类似的尝试。作为应对疫情的短期政策,它可以从供给层面刺激人们被抑制的消费意愿,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反弹。如果试用效果好,以后还可以继续。

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全球新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专访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激发消费意愿,国庆节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