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9字,读完约3分钟
《证券时报》记者江勇
7月10日,商务部就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举行专题在线新闻发布会。商务部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司司长唐表示,在中央层面,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在全国或特定地区复制推广了260项制度创新,其中集中复制推广143项,“最佳实践案例”43项,相关部门自主复制推广74项。据不完全统计,在地方一级,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了该省的1,151项体制创新。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第六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向全国推广了3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唐说,从推广范围来看,37项改革试点经验中有31项已推广到全国,6项已推广到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监管场所等特定领域。
从相关领域来看,包括11个投资管理领域、11个贸易便利化领域、4个金融开放创新领域、6个事后监管领域和5个人力资源领域。
从经验类型来看,有“互联网+政府服务”等“小打小闹”的政策创新,也有“一网通领事业务”和“不动产登记业务便利模式”等创新;还有全过程、高度集成的系统优化,如“企业包取消服务模式”和“建设项目水、电、气、暖场一次性联合运营模式”。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经验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创新中总结和提炼的,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方便了人们做事,风险可控。相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推广后,将有助于理顺相关领域的阻滞难点,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从源头上看,这批37条经验是由商务部与首批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同形成的。唐表示相信,2019年8月新成立的六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也将做出新的贡献。
唐进一步指出,第六批的经验是在前几批的基础上,继续围绕市场参与者关注的难点,在投资、贸易、金融、事后监管等方面深化探索。,形成协同促进作用。上述成果的复制和推广,必将促进全国商业环境的优化,为做好“六保”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做出积极贡献。
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平台。今年前五个月,中国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602.5亿元,占全国土地面积不到千分之四,实现外资17%。其中,原12个自贸区实际利用外资518.7亿元,同比增长18.4%。
唐说,这充分显示了外商投资企业对自贸试验区的信心。他认为,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贸试验区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重大战略成就,为当前形势下良好的经营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商务部最近的一项调查,外资企业认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最具吸引力的三个因素是:高效的政府服务、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
唐说,自贸试验区始终是“流通诉讼”改革的开拓者和领导者,在证照分离、简单撤销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诸多改革方面进行了试点,并不断取得突破。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我们将积极创新进出口货物监管模式,促进港口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投资自由化方面,不久前,2020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颁布,将于7月23日开始实施。专项管理措施从去年的37项减少到30项,并在医药、教育等领域率先尝试,这将为外资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市场。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自贸区已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260项制度创新成果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