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8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普吉镇银家村十几个村民在青岛益谷花园找到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董事长刘军,希望他今年继续帮忙收稻草。“过去,小麦收割时,我担心如何处理这些秸秆。在过去的两年中,合作社将秸秆打捆机直接推到地面,帮助收集秸秆,这可以省去担心。”村民游丽萍说。

青岛胶州:秸秆上种出大球盖菇

每到收获季节,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成为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随意丢弃容易引起火灾,燃烧会污染环境。在地下腐烂会导致作物根部腐烂,这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这些让农民头疼的“废物”在刘军眼中是珍宝。经过堆放、浇水和发酵后,回收的秸秆可在15天左右作为种植大球盖菇的优质辅料。

青岛胶州:秸秆上种出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的生长周期约为50天,平均亩产5000多公斤,收入2万多元。秸秆种植大球盖菇方式简单,经济效益好。通过股份形式,合作社成员的数量增加到100多个,合作社将传授技术并统一销售。就这样,在刘军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种植食用菌的行列,食用菌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

青岛胶州:秸秆上种出大球盖菇

2019年,“亿谷园循环农业创业创新孵化培训基地”被农业和农村事务部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培训基地”。“这个基地是我们推广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充分利用麦秸将部分养分转化为植草腐菌,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中发挥了良好的先导作用。”胶州市农业和农村局绿色发展站站长刘芬说。

青岛胶州:秸秆上种出大球盖菇

截止目前,益谷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已种植近100亩平菇,每年可消耗农作物秸秆200多万公斤。细菌产生后,秸秆转化的菇渣还可发酵生产改良土壤的配方有机肥,可用于防治胶州大白菜根肿病、马铃薯根结线虫病等病害,减少农药和肥料的消耗,形成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闭环,实现农作物秸秆的高效综合利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成通讯员陈雪)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青岛胶州:秸秆上种出大球盖菇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