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9字,读完约3分钟
6月20日,电子客票在全国高速铁路上推广实施,覆盖了1300多个高速铁路车站。2019年第四季度后,在全国高铁和城际铁路大面积实施,2020年4月29日,实现了内地高铁和城际铁路电子客票全覆盖。自海南环岛高速铁路试点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铁路已售出8.72亿张电子客票。(6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
不断增长的购票模式使得不同的服务符合旅客的需求。电子客票最大的特点是“一票”。电子客票在全国高速铁路的推广将为中国三分之一的铁路传输带来新的出行体验。从前,火车站里到处都是排队买票的人,车厢里到处都是拥挤的景象。然而,随着铁路网的优化和便利措施的升级,我国高速铁路的里程不断延长,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从备用票购买到特殊团体服务,从优化网上购票流程到升级电子客票等智能服务,铁路的“硬件”和“软件”都在不断变化,但“变化”是服务于原有的“不变”,即一切都是为了乘客的需要。
“一通”节约了成本,给人们带来了方便。是科技与民生的最佳结合。电子客票实施后,铁路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大批量出行的大数据,优化运输组织,动态运行列车,进一步降低成本。在检票过程中,电子客票实际上是将旅客的旅行凭证转化为购票时提供的有效凭证,只有在旅客和凭证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在几秒钟内通过登机口,检票速度提高了三倍,实现了“一次通过”,节省了旅客和工作人员的时间成本。同时,在一张小票后面有一片大森林。无纸化电子客票可以节省大量纸张,并以不同的方式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电子客票还可以避免客票丢失、购买假票等情况,真正实现“顺利”环游世界。一张小火车票曾经是中国人和幸福生活之间的桥梁。如今,这张票已经从粉底的“软纸票”变成了浅蓝色的“硬纸票”。现在门票将进入“无纸”时代,身份证将让你进入世界,这是科技与民生的最佳结合。
电子客票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最好回应。如果人民有意志,铁路就会行动。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最时尚的中国人都在期待智能旅行。这一次,铁路部门从人们更好的出行体验出发,借助信息技术引入电子客票,实现了“刷脸”和“刷卡”,满足了公众对智能出行的需求。事实上,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也积极承担防疫和控制的运输任务,充当扶贫的“火车头”,疏通复工生产的“微循环”,真正体现了铁路企业的社会责任。
今天,中国的铁路网和高速铁路网在不断完善,使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特别是高铁、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和共享自行车被大众称为新四大发明,并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我相信,随着电子客票等更多便利措施的引入,我们智能旅行的蓝图将会越来越广阔。(刘海涛)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电子客票 画出民众智能出行新蓝图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