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0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的全国人大有太多的例外。COVID-19的肺炎疫情正在全世界肆虐,全球经济正遭受严重衰退。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不确定的阴影,国内外形势日益严峻。昨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所有人的眼中成功召开了。会议开始时,政府工作报告传达了不同的风格和基调。该报告的篇幅已大大缩短,从过去的2万多字缩短到1万字,从去年的35页缩短到今年的20页。从内容上看,《政府工作报告》紧紧跟随国内外实际情况,报告基调调整为稳定经济,以“六个稳定”、“六个保证”为主要工作重点,没有设定经济增长目标,这是意料之外的,但也是合理的。

周运涛: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怎样的“保险”信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5个与“保险”相关的关键词,由于报告篇幅整体缩减,大大低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5个关键词。但是,保险保障的核心功能仍然很紧,凸显了保险在帮助和服务经济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周运涛: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怎样的“保险”信号?

“稳定就业”是“六个保证”中的第一个,“保障居民就业”是“六个保证”中的第一个。就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保障。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确保就业已成为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即使在全球范围内,在经济严重衰退的现实形势下,稳定就业已成为稳定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也成为2020年各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从“六保”到“六保”,人的属性变得更加突出。在工作报告中,保险工具被用来降低费用和扩大覆盖面,保护民生,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市场参与者。保险在有效保障社会就业的同时,惠及更多的人,有效稳定了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就业人员的保障需求。

周运涛: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怎样的“保险”信号?

从保险业的角度来看,保险担保是保险最本质的功能。只有当回归保证了它的本源,保险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目前的外部形势来看,疫情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自2020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两次调整了全球经济发展预测,并在4月份发布了全球经济萎缩3%的预测。这份工作报告第一次没有明确设定gdp增长值,主调转为稳定经济,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强化保险保障功能在于运用保险的市场化机制,有效保护社会运行风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从本质上讲,就是要突出“保险姓保险”的本质功能,强化保险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帮助实现“六个稳定”和“六个保障”。内在逻辑在于有效应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关键在于稳定

周运涛: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怎样的“保险”信号?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前4个月,中国人民币出口总值下降6.4%,特别是加工贸易出口下降10.9%。在全球疫情蔓延和中美贸易前景不确定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稳定外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出口信用保证保险作为一种结构性融资工具,是国际出口信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李克强总理甚至在3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并将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稳定外贸和外资的重要措施。提高出口信用担保保险覆盖面,对于加强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出口促进和稳定外贸形势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中美贸易争端前景面临不确定性的关键时期,出口信用保险是稳定中小出口市场主体、增强出口能力的重要切入点,对稳定国际贸易形势、巩固中国贸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机会,也是一项政治责任。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周运涛: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怎样的“保险”信号?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5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