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93字,读完约8分钟
作者:时代财经石承超
资料来源:中国视觉
北京时间6月10日晚,猎豹移动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业绩依然乐观。其中,总收入5.281亿元,同比下降51.4%;净亏损1.046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710万元;非GAAP下,净亏损9770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3380万元。
从具体业务板块来看,由于疫情和谷歌撤并风波,第一季度工具业务收入为2.11亿元,比上个月下降29.4%;手机游戏业务的总收入基本持平,为2.85亿元;猎豹移动人工智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达到3176万元。
在随后的分析师会议上,猎豹移动也大幅下调了第二季度的营收指引,给出了3.4亿至3.9亿元的区间,比第一季度的5.3亿元营收低了35%。
销售海外业务的重点是中国,押注于机器人轨道,而猎豹移动仍在自我改造和自我拯救。然而,资本市场对这一进展没有表现出信心。截至发稿时,猎豹移动的股价下跌了4.78%,收于3.19美元。
财务报告发布后,猎豹移动首席执行官傅升出席了分析师电话会议。他直言不讳地表示,由于疫情的双重影响和两个海外合作伙伴之间合作的终止,猎豹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在第一季度面临相当大的压力。虽然我们一直在与谷歌和facebook沟通,但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恢复与这两家公司的合作,这给海外商业化和用户获取带来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facebook和谷歌改变了对猎豹的态度,这对猎豹的海外业务造成了致命打击。
2018年11月,海外广告监控平台kochava报告称,猎豹移动提供的7款安卓应用存在广告欺诈,导致猎豹和包括与facebook合作在内的部分海外业务中断,产品mau和收入大幅下降;2020年2月,谷歌以违反“平台广告政策”为由,从谷歌商城移除了近600款安卓应用,涉及猎豹移动旗下的45款应用,包括“清理大师”、“安全大师”和“liveme”。
猎豹移动在随后的声明中表示,它与谷歌团队合作,积极开展自我检查,梳理了所有工具产品的广告空间,然后向谷歌中国询问了审查结果,但从未从美国政策团队那里获得明确信息。此外,猎豹移动在声明中质疑谷歌没有提前告知合规标准。“新标准使得我们之前与谷歌中国的所有积极沟通和结论都被认为与谷歌总部认可的标准和意见不一致。”
根据财务报告,2019年猎豹移动21.9%的收入来自谷歌。即使它再次上线,改变的广告策略可能会影响应用产品的利润。
艾传媒咨询(Ai Media Consulting)首席执行官张毅向指出,由于工具应用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分销,而主要收入来源是游戏和促销广告,这很可能与应用商店的规则相抵触。随着平台政策的收紧,基于工具的移动应用业务将继续在海外市场受到挤压。
此外,工具应用程序过于依赖谷歌、脸书和其他渠道。通过转型降低风险或增加其他收入是整个行业的大趋势。
在海外业务困难的情况下,猎豹移动选择了缩减开支、出售股份甚至低调裁员的方式来过着紧张的生活。
根据财务报告,猎豹移动第一季度的收入成本为1.477亿元,同比下降59.7%。总营业费用为5.284亿元,同比下降28.2%。研发支出、销售和营销支出、总务和行政支出分别下降27.6%、30.7%和16.3%。毛利率为72.0%,高于去年同期的66.2%。
今年5月,猎豹的一名员工向时代财经透露,公司已经完成了两轮裁员,“我听说有一个完整的办公区,应该归还给物业。”据其了解,除了机器人部门,到c的业务线包括手表、翻译棒、广告、海外工具、游戏等。进行人员优化,据保守估计,裁员人数约为30%。
节流的另一面是“开源”。
5月20日,猎豹移动宣布将出售字节跳动剩余的所有股份。这笔交易预计将在2020年第二季度带来6600万美元的投资处置收入和1.3亿美元的现金流。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猎豹移动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限资金和短期投资23.44亿元(3.31亿美元),长期投资25.56亿元(3.61亿美元)。这为猎豹移动继续登陆人工智能业务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奠定了基础。
在业绩分析会上,猎豹移动管理层介绍说,由于疫情以及为改善用户体验而推出的付费订阅服务,国内移动互联网工具收入一度出现短期下滑,但现在已经稳定下来,付费用户和收入均达到新高;另一方面,游戏业务将更加集中,新主题的开发将得到仔细考虑。
在第一季度,尽管受到COVID-19流行病的影响,猎豹移动的人工智能业务收入上升到3176万元,与趋势相反,比前一个月增加了12%,使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业务领域。
根据公司数据,在流行病期间,猎豹移动的猎户座空机器人在两大物理场景上取得了突破。
在医疗现场,猎户座空智能服务机器人实现了远程诊疗和医疗用品配送功能。在新的零售场景中,猎豹移动购物中心机器人大屏幕网络在中国33个城市的823个购物中心部署了近6300个智能服务机器人。
傅升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商场使用我们的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商家被吸引加入我们的平台。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在线系统,这样商家可以实时填写和更新他们的业务数据。最近,我们试图倾斜一些商家的流量,并试图实现流量。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我们将重点关注购物中心机器人的商业实现。”
一位与猎豹有关的商业人士告诉时代财经,部署在购物中心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大多是免费租用或驻扎的。从服务机器人的成本来看,一个机器人的模具开发成本为100-200万元,批量生产后一个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只有几十美元。早期的业务成本在于模具,而后期的业务成本主要花费在运营和技术团队的人力成本上。
在上面提到的人看来,猎豹通过服务机器人实现现金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这背后的原因是ai 2b业务严重依赖个人或组织资源。
猎豹ai业务落地的障碍也来自于组织结构的控制。据了解,目前公司内部对人工智能定制服务没有明确的组织规划流程,前端销售谈不上良好的业务合作,后端技术人员则表示无法实现。
根据财务报告数据,猎豹的人工智能业务正在高速增长,但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2019年,猎豹ai业务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72%,经营亏损3.6亿元,全年亏损251.3%。2020年第一季度,人工智能亏损1.49亿元,亏损率为468.9%。
但是猎豹决心赌人工智能。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随着ai业务的逐步推进,猎豹投资的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有可能成为猎豹移动未来的主要业务实体。
2016年,猎豹移动投资猎户座空,以符合该公司的全人工智能战略。根据该公司的数据,猎户星空出生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机器人。它是一家“新物种”公司,拥有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全链人工智能技术和作为机器人的互联网基因。目前,公司拥有自主开发的机器人平台orionstar os和一系列自主开发的产品,包括智能服务机器人“Leopard Secret”和鲍晓人工智能家教机器人。
2019年初,为了推动ai技术的c端登陆,Orion 空和喜马拉雅联合成立了合资公司Xiaoyaxing 空,Orion 空持有该公司的股份。通过合资企业,Orion 空以授权的形式促进喜马拉雅音频内容共享的升级。Xiaoyaxing 空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基于内容的语音操作系统——萧雅操作系统,它也是在喜马拉雅山的萧雅扬声器中制造的。
“智能音频产品正在火上浇油,合资公司的成立是为了补充人工智能技术和内容业务。”一位与猎豹关系密切的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指出,“同时,这也反映出猎豹ai产品线以互联网产品人才为主,缺乏垂直领域的业务人才。要依靠人工智能业务实现商业价值,任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猎豹移动一季度营收腰斩,押注AI任重道远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