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4字,读完约4分钟

6月8日,为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分析判断当前财政收支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财政工作,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在京召开。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坤作工作报告。会议要求,不要因为疫情而忽视债务风险,不要因为金融困难非法借贷而制造新的风险,不要为解决短期问题留下后遗症,要牢牢把握无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财政部: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

会议强调,财政部门要坚决贯彻“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更加有希望”的要求,全力支持“六个稳定”、“六个保证”工作。适当提高赤字比率,并发出明确的积极信号。增加政府投资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减税和降低成本,对冲业务困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化解基层“三包”压力。加强预算平衡,规避疫情减少的影响。坚决贯彻减税、减费政策,盘活现有资金、资源和资产,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财政政策和资金尽快见效,为稳定经济增长发挥关键作用。

财政部: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

会议强调,财政资金分配要突出重点,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规模大、力度大,要着力抓好“六个稳定”和落实“六个保证”任务。要加强财政资金管理,逐笔审批,全程跟踪监控,坚决防止项目一批批,资金一批批,杜绝“萝卜快洗不掉”现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

会议要求建立资金到达基层和民生的机制,促进财税政策措施尽快落实。要用好直接资金,确保今年中央安排的直接资金直接惠及企业和人民,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头上,落到社会保障、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头上。要严格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要求,加强资金的日常监管和重点监控,坚决杜绝截留和挪用,并对存在的问题严肃追究责任。

财政部: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

会议强调,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政府紧缩生活的要求,严格削减一般支出。中央部门率先过紧日子,同级中央财政支出安排为负,其中非紧急非刚性支出减少50%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要大力削减一般支出。除疫情防控、紧急救助事项外,预算执行一般不再追加预算。必须在项目的全过程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节约行政成本,强化责任约束,真正做到花钱要效益,无效要责任。在大力减少一般性支出的同时,切实保障扶贫攻坚等重点领域的支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部: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

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基层“三包”底线,确保不出问题。第一,多渠道安排资金。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采取了增加财政赤字、发行抗疫专项债券、大力削减中央财政支出等措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839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00亿元,增幅12.8%,增幅为近年来最高,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困难地区倾斜。二是优化资金管理方式。压缩担保责任,提高地方财政分期提留比例,加快转移支付预算,确保资金下放到基层。三是加强资金监控和调度。完善“中央到省、省到市、县”的监测机制,及时跟踪监测各级资金情况,每天实施县级工资保障监测预警,每月实施地方基层财政资金保障通报,层层细化责任,有效保障基层“三包”支出需求。

财政部: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

会议强调,要加快政府债券的发行和使用,坚持“资金跟随项目”的原则,将专项债券资金主要用于中央确定的重点领域和重大战略项目,促进民间投资,有效支持短期、惠民、促消费、扩大内需。对专项债券项目进行严格的合规审计和风险控制。管理和使用好防疫专用债券资金。

财政部: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

会议要求始终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在当前复杂形势下高度重视债务风险防范,强化非法借款责任追究。债务风险不应因疫情而被忽视,不应因金融困难而非法借贷而产生新的风险,也不应为解决短期问题留下后遗症,从而牢牢把握底线,避免系统性风险。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财政部: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