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0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桂
截至6月,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正式实施一个月。《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一些线下零售和餐饮商店。从商场情况来看,垃圾分类的实施仍处于推广和推广过程中。
有线电视商店的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提到,虽然硬件设施已经配备,但消费者仍在适应过程中,商店需要对垃圾进行两次分类。
零售公司表示,商店仍需分类两次
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生活垃圾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
根据规定,生产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和投放的主体。生活垃圾应按以下规定运送:根据厨余垃圾、可回收材料、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将其放入有相应标志的收集容器中。
条例实施后,零售企业已经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施。在访问期间,《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一些零售企业的线下商店提醒消费者鼓励在收银台等场所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一些零售企业对垃圾进行了二次分类。
“商店的实施还可以,大部分消费者仍在适应过程中,一些垃圾仍在混合,这就要求商店进行二级分类。”有线电视商店的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的记者介绍。
永辉超市告诉《证券报》记者,自北京市委、市政府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永辉超市积极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要求,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标准运送垃圾,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北京永辉超市的所有门店都张贴了宣传标语、海报等垃圾分类指导信息。同时,通过复验、车辆分装、日产日清等措施,提高了分类准确率,确保垃圾清除不再是一个锅。””永辉超市说。
投资者询问上市公司是否有业务
然而,从生活区的垃圾分类来看,实施情况喜忧参半。《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虽然一些社区配备了标有不同标识的垃圾桶,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混杂和“一锅烩”现象。
此前,一些券商研究报告建议,结合垃圾分类后续处理程序,将试点城市实践中积累的有益经验提高到国家统一标准,并确定通俗易懂的分类名称和分类规范,便于群众分类;此外,应尽快颁布废物分类基本法、综合法和特别法,完善废物分类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明确废物分类综合管理部门,提高废物分类的实施效率。
随着许多地方垃圾分类要求的提高,环卫行业也被认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化进程加快,大规模卫生设施的内涵扩大。据估计,2025年卫生设施的市场化程度将提高134%。据研究报告估计,2025年中国环卫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685亿元,市场化程度将达到80%,2025年市场化程度将达到3748亿元。
在交易所的互动平台上,一些投资者不断询问上市公司是否有相关业务以及受益程度。例如,一位投资者问易拓股份,“贵公司与安钢合作生产环卫车,是否意味着贵公司有能力处理垃圾分类?你能有像马龙环卫那样的垃圾处理能力吗?”对此,公司回复称,获悉母公司中国易拓已与鞍钢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钢材供应、特种车辆产品、环卫综合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易拓股份不参与垃圾分类等环保业务,也没有计划拓展环卫车辆和垃圾分类业务。
(编辑白宝玉)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北京垃圾分类新政“满月” 上市公司被追问有无相关业务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