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7字,读完约7分钟
银行业正在欢迎投资的“两极世界”。
自今年年初以来,银行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增加了持股,11家银行增加了135亿英镑。上周(7.22-7.28),漳州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都银行三家银行宣布增持计划,其中漳州银行股东增持2400万股;邮政储蓄银行是邮政储蓄集团的控股股东;成都银行增持了12名高管。自7月份以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高管和江苏银行的股东增持了股份。
另一方面,公共基金在银行股的持仓在第二季继续下跌,跌至历史第二低水平。农行、民生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兴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减持了2亿多股。
为什么低估值高净资产收益率的银行股会被公共基金减持?银行股不受资本市场的青睐。为什么股东和高管应该逆着趋势继续增持?
公开发行在第二季度进行了调整,五家银行减持了超过2亿股
随着公共基金重仓股的披露,基金经理的投资偏好也呈现给公众。
根据wind数据,截至第二季度末,基金市值排名前五位的行业是生物医药、电子、餐饮、计算机和非银行金融,其中医药和生物大盘股市值超过3000亿元。与此同时,在第二季度公共基金头寸减少幅度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中,银行股占了一半。
据记者梳理,第二季度公募资金降幅最大的股票是农行,该行持有122只基金,减持了5.78亿股。剩余股份共计4.81亿股,总市值16.25亿元;与第一季度相比,217只基金持有农业银行股份,第一季度增持了2.88亿股。
除农业银行外,民生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兴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减持股份数均位列前10名,其中公募基金减持的股份分别为3亿股、2.75亿股、2.62亿股和2.41亿股。此外,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和招商银行在第二季度减持了超过1亿股。
根据中信证券的最新研究报告,第二季度,公募基金持有的银行股进一步跌至历史第二低水平,在所有公募基金和活跃基金持有的重仓中,银行股占比4.1%/2.3%,较第一季度下降2.2%/1.3%。总体而言,市场对银行利润和资产质量的悲观情绪是银行头寸在第二季度跌至历史第二低点的主要原因。
对于第二季度头寸减少的原因,天丰证券首席银行分析师廖志明认为,“在COVID-19疫情的影响下,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预期正在升温,政策因素叠加的影响已经引起投资者对银行业绩的担忧。”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工商银行、上海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宁波银行和成都银行占据了前五名,这五家银行第一季度的业绩数据都较好。其中,工行增加4.08亿股,上海银行增加8460万股。
长城证券(Great Wall Securities)银行分析师邹晁衡表示,市场可能低估了空区间和下半年经济复苏的力度。目前,银行板块的估值为0.74xpb,估值和机构头寸均处于绝对低点,对下半年银行股的绝对回报持乐观态度。
他认为,首先,lpr利率可能不会在下半年调整,银行利差的预期已经见底;第二,作为银行资产质量的前瞻性指标,逾期率有望在第二季度达到峰值;第三,经济复苏的方向已经确定,银行股的投资逻辑有望迎来一个拐点。
股东和高管已经增持了他们的股份
经过7月初罕见的连续5天上涨后,银行业股价再次回到下行通道。数据显示,从7月18日到7月24日,银行业下跌了2.96%,表现不佳的沈虎300指数下跌了2.1个百分点。
兴业证券(Industrial Securities)银行业分析师傅指出,上周该行业继续出现超额负回报,这一方面与严格的监管基调有关,另一方面与该行业的盈利效应减弱有关,资金明显流出银行。随着经济的逐步稳定和中期报告的完成,行业基本面的抑制因素将逐步解除。
根据HKEx权益披露,7月24日,泸州银行(01983.hk)股东罗志鹏增加2400万股,每股2.75港元,涉及金额约6600万港元。增资后,罗志鹏最新持股比例为1.13亿股,持股比例从14.19%上升至18.01%。
此外,7月24日晚,邮政储蓄银行宣布,从2020年4月24日至2020年7月23日,邮政集团增持a股600万元,占本行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0.0069%。
7月23日晚,成都银行宣布,自6月9日起30个交易日内,本行12名非独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用自有资金增持成都银行股份31.56万股,共计261.31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11家银行的大股东和高管增持股份,累计增持金额超过135亿元。其中,有4家上市银行的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1月7日,上海银行三大股东增持19.03亿元;6月9日,邮政储蓄银行控股股东邮政储蓄集团增持39.82亿元;6月16日,紫金集团及其子公司和关联方增持南京银行股份7.79亿元。年内,江苏银行增持股份68.72亿元,其中江苏银行第二大股东凤凰集团和凤凰资产管理公司为其联合行动人。仅这四家银行的增持就超过了135亿元。
根据披露的信息,许多银行宣布增持的原因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增长价值的认可”、“基于对行业投资机会的乐观,以及对上市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基于战略投资的考虑”等。
然而,一些银行正试图稳定股价。包括上述上海银行在内,苏农银行、郑州银行、浙商银行、弄玉银行、长沙银行和成都银行六家银行的高管和股东为此增持了股份。增长金额仅为70万元,增长金额高达7800万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主任潘和林表示:“一方面,疫情对银行股的股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股价被低估了。股东增持空对未来股价上涨持乐观态度;另一方面,股东和高管通过实际行动向市场投资者传达他们对自己公司的信心。持续增持对上市银行而言是一大利好,不仅能带来增量资金,还能释放积极信号,对其他投资者形成引导作用。"
中长期将迎来估值修复
展望下半年,东北证券分析师王凤华认为,银行的所有负面因素都已消化。金融系统盈利1.5万亿元,这可以细分为:第一,利率下调实现了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盈利,即利息利润,约为9300亿元;第二,直接工具和延期偿债是2300亿;第三,银行将减少收费3200亿元。通过拆分1.5万亿元的利润,预计RRR方面的削减将在下半年受到限制。
银行(深湾)指数目前的铅价为0.70倍,处于历史最低点。目前的估值没有向下的空,安全边际是足够的。在股息收益率方面,20多家上市银行的股息收益率超过4%,其中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和交通银行超过6%。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分析师王亦丰认为,由于疫情和后续发酵,第二季度的政策可能会影响不良确认、动态拨备、风险处置和利润增长等指标,银行收入、拨备前利润和利润增长率之间的差距预计会扩大。然而,市场已逐渐就中期业绩的预期达成共识。在稳定行业收入的基础上,应更多关注优质银行投资价值的显现。
银行业具有低估值、高股息收益率和低头寸的特点。市场对后期银行股的走势存在分歧。8月份将进入上市银行半年度报告披露期,中期报告的业绩成为各机构关注的焦点。
许多银行业分析师指出,未来银行股将出现大幅分化,行业涨跌的情况将会减少。优秀的银行将受到资本的追捧,估值差距将成为常态。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银行股又迎尴尬时刻!公募疯狂减持,仓位降至历史次低,银行股东、高管却在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