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06字,读完约7分钟
时隔三个月,尚未与中国银行达成和解的“原油宝藏”投资者取得了新的进展。
7月21日以来,27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级法院先后发布公告,对“原油宝藏”事件分散的民事诉讼案件实行集中管辖。
根据公告,投资者可以根据银行所在地和诉讼标的金额在不同的法院提起诉讼。已经立案受理的,按诉讼标的金额移送相应法院管辖。
今年5月中旬,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中国银行“原油宝藏”事件,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启动了调查程序。
据中国银行当时披露,与客户的结算签约率已经超过80%,正在对产品设计、业务策略、风险管控等环节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检查。
许多高等法院发布了诉讼集中管辖的通知
当地高等法院关于“原油宝藏”事件的公告集中在7月下旬。
7月21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中国银行“原油宝藏”事件民事诉讼集中管辖的公告》。公告称,江苏“原油宝”客户以中国银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为被告提起的民事诉讼,由南京鼓楼区法院或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集中管辖。
具体而言,根据诉讼标的金额,依法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由南京市鼓楼区法院管辖;依法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由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还解释称,前述中国银行江苏“原油宝”客户是指江苏省内使用中国银行银行卡开户银行办理“原油宝”业务的客户;中国银行上述分支机构是指客户办理“原油宝”业务所使用的中国银行银行卡在江苏省开立的银行。
在接下来的十天里,发布“原油宝藏”案民事诉讼集中管辖公告的地方高等法院增加到27个。截至目前,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只有海南、天津、江西和西藏高等法院没有发布类似公告。
总的来说,27个法院公告的内容基本一致,都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保证法律的统一实施”,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发布集中管辖公告。
在发布公告的地区,基层法院和地方中级法院也位于省会。中国银行“原油宝”的投资者可以根据银行所在地和诉讼金额选择不同的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为了方便当事人的诉讼,许多高等法院也在公告中声明,他们可以向管辖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提交立案申请,也可以在网上提交申请,或者通过跨域立案向当地法院提交案件。
据了解,“集中管辖”是指以前分散在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涉外民商事案件,集中在少数案件较多、司法力量较强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有利于提高效率和统一审判标准。
中国银行“原油宝藏”事件述评
“原油宝”是中国银行2018年1月推出的账户原油业务产品,属于商业银行的账户产品,但该产品与原油期货基本相同。
今年4月21日凌晨,即将交割的美国原油期货5月合约经历了罕见的暴跌,历史上首次出现-37.63美元的负结算价。中国银行的“原油宝藏”投资者也意外地卷入了这场风暴。
4月22日上午,中国银行宣布,参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官方结算价格,美国原油包原油合约已结算或调整至-37.63美元。
因此,在2005年通过中行账户产品逢低买入原油并持有一份以上“原油宝藏”合约的个人投资者,面临着头寸耗尽的风险,不仅要将本金归零,还要向银行还钱。
一石激起千层浪。愤怒的投资者不仅将“中国银行逢低买入账户原油巨额亏损”的话题推至微博热门搜索,还成立了许多维权团体,希望通过集体诉讼为自己讨回公道。
此后,中国银行分别于4月22日、24日和29日晚对“原油宝藏”产品进行了解释,态度逐渐缓和。根据这些公告,中行将继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与客户沟通协商,并在法律框架下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中行表示,正在对产品设计、业务战略、风险管控等环节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审视,深入寻找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我们正在积极研究,力争尽快提出符合客户合理需求的意见”。
截至4月30日,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原油宝藏”事件进行了回应。该负责人表示,中国保监会高度关注此次事件,立即要求中国银行按照法律法规解决问题,与客户平等协商,及时应对,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求中行尽快解决问题,严格产品管理,加强风险管控,增强市场异常波动下的应急管理能力。
5月4日,国务院财政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给一些金融产品带来的风险,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控。我们应该控制溢出,把握适度,提高专业水平,尊重合同,明确责任,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5月5日,中国银行发布了《关于回应客户对“原油宝藏”产品需求的通知》,表示近期将积极了解客户需求,按照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尽力维护客户利益,并提出了回应客户需求的意见。在结算方案中,中行表示“中行将承担所有负价格损失,并根据客户具体情况,对低于强制清算保证金20%的损失进行差额补偿。”
5月16日,中国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向媒体披露了“原油宝藏”产品,并与80%以上的客户完成了结算和签约。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对于尚未达成结算的客户,中行将继续深入沟通,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尊重合同精神,推进结算相关工作,尽最大努力维护客户利益。
5月19日,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针对中国银行“原油宝藏”事件,银监会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启动了调查程序。
一些银行最近暂停了贵金属开户交易
中国银行“原油宝藏”事件的影响不仅在于投资者和中国银行自身,也为整个中国银行业从事个人账户商品交易业务的风险管控敲响了警钟,是对投资者的又一次极其深刻的金融投资再教育。
事件发生后,部分银行调整了相关业务的交易规则,加强了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风险预警,完善了投资者风险预警等级的分类及相关表述。当时,一些银行选择紧急暂停部分账户产品的开户交易。
近年来,随着国际黄金期货和现货价格不断创新高,波动性明显加大,许多银行近日宣布暂停铂钯账户的开户交易,以避免重蹈“原油宝藏”的覆辙。
其中,工行近日向客户发出消息称,由于国际铂钯价格波动频繁且剧烈,为保护客户权益,工行于7月31日零时起暂停开设铂钯账户和贵金属指数账户。
此前,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先后发布了类似的公告和通知。
民生银行表示,根据《民生电子交易账户贵金属交易协议》,账户内贵金属铂金(含美元和人民币)合约的开仓交易将于北京时间7月20日上午9: 00暂停,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交通银行表示,鉴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铂和钯是流动性低、波动性高的品种。从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角度出发,本行于7月22日上午9: 00暂停了新一轮簿记铂金和簿记钯的开盘交易,未影响现有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
此前,上述银行曾多次宣布贵金属业务的风险。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此前宣布,近期国际贵金属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黄金价格创下9年来的新高,白银价格迅速攀升至4年来的新高。请密切关注市场风险,谨慎交易,合理控制头寸,及时关注头寸资本充足率的变化。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原油宝"爆雷新进展!27省高院公告案件集中管辖,明确受理法院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