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银川7月26日电宁夏平罗县:移民村里有许多“网红”

新华社记者肖恩·马丽娟

从一个农村妇女变成网络主播不到四个月,马艳丽就成了庙会村的“网络红人”,承载能力很强。

"欢迎来到我的客厅,纯手工面料,喜欢进来看看!"马艳丽坐在家里,面前放着五颜六色的羊毛。她热情地教她的粉丝如何编织帽子、鞋子、鲜花和其他装饰品。马艳丽刚刚起步,每月直播收入超过2000元。她说:“我根本不想卖,我只后悔我的手太慢,我后悔玩得晚!”

宁夏平罗:移民村里“网红”多

庙庙湖村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是宁夏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宁夏西海固地区已有7000多名贫困人口迁移。

2015年,平罗县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全县共选择95个行政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并选择了庙会村。

“村民们起初不相信他们能在网上买东西,更不用说现场带货了。”庙庙湖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的负责人马景柱说,起初他拍着胸脯向村民们承诺:“如果你们想买,我会付订单款,你们看到货就给我钱。”一年多过去了,村民们不仅习惯了网上购物,还积极尝试在网上销售当地的沙漠瓜等特色农产品。

宁夏平罗:移民村里“网红”多

今年3月,平罗县实施了“农村电子商务梦想导师”计划,为农民和小企业提供免费的现场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和就业指导。庙庙湖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抓住机遇,启动了现场培训课程,从“快递点”升级为“网红孵化中心”。

培训农民成为网络主播并不容易。首先要克服的是心理障碍。像南方山区的许多妇女一样,马艳丽很有技巧,喜欢在工作后编织小物件来补贴家用,但她很保守,总是觉得女孩在公共场合露面不好。

在马景柱的鼓励下,马艳丽尝试了第一次现场直播。虽然她太害羞了,很少说话,但她没想到第一次现场直播就能卖出70到80张,比她一个月的摊位还多。马艳丽非常兴奋。在电子商务导师的建议下,她不时发布针织教学视频,这增加了很多粉丝。

宁夏平罗:移民村里“网红”多

如今,在庙湖村,手机成了一种新的“农具”,直播成了一种新的“农活”,而马景柱成了村里一个红网“经纪人”。当他无事可做时,他会挨家挨户寻找合适的人选。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培训,庙庙湖村有20多个网络主播。

庙庙湖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也每月组织一次例行的集中直播。直播结束后,村民们进行“商业交流”,以旧换新,并讨论如何增加粉末和销售商品。“刚开始,销售额不高,但我相信现场电子商务将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新‘工具’。”马景祖说。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宁夏平罗:移民村里“网红”多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7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