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8字,读完约4分钟
红色周刊记者言和
百年老店惠而浦进入中国市场已有20多年,但不幸的是,它已经适应了很长时间。在2019年的年报中,惠而浦(中国)有限公司遭受了3.23亿元的巨大损失,2020年第一季度又损失了1.07亿元。“贫困”不外如此,甚至学会了内地企业常见的业绩欺诈。我不知道人性是恶还是入乡随俗。
自查不合法或从轻处罚
2020年7月17日晚,惠而浦宣布收到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的《行政处罚预先通知》,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2015年和2016年年报披露的虚假记录受到处罚。
根据处罚文件,惠而浦通过虚假销售订单和确认收入、提前确认未交付订单的收入、低估销售折扣、延迟确认销售费用、跨期确认收入和低估运营成本等方式,将营业收入和利润夸大了2.45亿元。其中,2015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8829.14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1.3%;2015年累计虚增利润1.18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21.44%。2016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57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27%;2016年累计虚增利润1.05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23.23%。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案中,上述涉嫌违法的公司事实是通过内部自查发现的。公司自查发现相关问题后,应及时向监管部门和交易所报告,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同时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独立调查。在确定相关违法事实后,公司及时纠正自身的违法行为,审核并出具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建议,所公布的会计差错更正与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一致。
对此,安徽省监管部门表示,“惠而浦在发现公司违法行为后及时向我局报告,纠正了其违法行为,减轻了相关危害后果,符合《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本案当事人依法从轻处罚。”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如果投资者在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7月26日期间购买惠而浦,并在2017年7月27日之后出售或仍持有该惠而浦,且发生了一定的浮动损失(无论其是否解散),他可以提起诉讼。您只需将您的姓名、联系电话和交易记录(推荐为excel文件)发送到全伟@洪州坎的邮箱即可参与“证券市场”投资者无需支付任何律师费即可获得赔偿。
表现不佳,品牌形象混乱
根据公开信息,惠而浦集团成立于1911年,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本顿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惠而浦家用电器集团于1994年确立了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战略,并于1996年在中国正式投产,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然而,惠而浦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其业绩近年来持续下滑。
惠而浦原名合肥荣事达三洋电气有限公司(合肥三洋)。从2004年上市到2017年第一季度,该公司没有出现任何净利润损失。从年中报告到2017年年报的三个财务季度中,公司持续亏损,但总亏损不到1亿元。
在2019年年报中,该公司遭受了3.23亿元的巨额亏损。与2018年相比,惠而浦2019年的业绩急剧下滑。2018年,惠而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1万元。
对于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惠而浦向“三洋”品牌“砸了锅”,并表示2018年及之前几年,国内销售额占合并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中“三洋”品牌产品销售额占国内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三洋”。品牌使用权于2019年10月23日到期,惠而浦在2019年大力推广“惠而浦”品牌产品的销售,虽然2019年出口收入实现了良好增长,但不足以抵消国内销售收入的下降,导致惠而浦2019年整体收入下降。
事实上,惠而浦的商业困境与其品牌定位混乱有关。该公司拥有四个品牌:惠而浦、三洋、滴滴和皇家之星,但在此之前,该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三洋。现在,“三洋”品牌不能再用了,其他品牌很难占领空头市场。
这可能与惠而浦品牌定位不明确有关。尽管惠而浦进入中国市场已有多年,但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知名度明显与国际品牌不一致,一直走低端路线。此外,惠而浦的声誉因其“黑名单”而一再受挫,在经销商和消费者心中留下了“低端机器”的印象。
2020年第一季度,惠而浦继续亏损1.07亿元。同时,该公司预计2020年中期报告的表现仍不确定。惠而浦解释称,“商业环境正在恶化,市场需求不足,竞争进一步加剧,外国订单的不可预测性增强。”该公司未来的表现能否得到改善还有待观察。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惠而浦:百年洋品牌也学坏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