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04字,读完约9分钟

上市三天后,寒武纪股价突破280元,总市值达到1124亿元,在科技股总市值中排名第二。对于之前的在线发行,初始有效认购倍数约为3,808.53倍,与其发行量相比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寒武纪及其联合主承销商决定启动回调机制。在此次发行过程中,联想、美的和oppo也被引入作为战略投资者。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在市场高度关注寒武系的同时,其较高的股价幅度和换手率表明,一些投资者仍在等待评估。归根结底,这种略微纠结的局面在于寒武纪“第一个人工智能芯片”的强大磁场,以及对其尚未盈利的隐忧。现在的问题是寒武纪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来保持“第一个人工智能芯片”的桂冠?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四年,乘风破浪

寒武纪是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一个时期,距今约5.42-4.85亿年。在此后的数百万年中,大量高等动物逐渐出现,形成了爆炸性的生物进化,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寒武纪大爆炸”。

这个神秘而充满活力的名字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给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芯片公司起的。那一年,当阿尔法狗打败了李世石,人工智能被全世界所谈论的时候,“人工智能芯片”由寒武纪提出并首次实现。

同年11月,寒武纪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cambricon-1a,专注于深度学习。一年后,寒武纪发布了三款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ip,分别是低功耗场景视觉应用的寒武纪1h8、高性能、宽通用性的寒武纪1h16和终端人工智能产品(如自动驾驶)的寒武纪1m。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随后,2018年,寒武纪在上海发布了cambricon 1m、云智能芯片mlu100和配有MLU 100的云智能处理计算卡,这是中国第一个云芯片。

图|思远100(来源:招股说明书)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计算能力和功耗,芯片应用可以分为云、终端和边缘。从上面可以看出,就终端而言,寒武纪从一开始就做了多种布局。此外,从最后到云,寒武纪只用了大约2年时间就实现了,产品实力迅速得到认可。早在1a诞生的时候,我们就接到了华为HiSilicon 970芯片的订单,由华为mate10、p10、p20和Glory 10运送。思源100智能处理卡应用于联想推出的服务器平台——思源系统SR 650。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耀眼的新星寒武纪冉冉升起,乘风破浪。2017年,寒武系赢得了SDIC风险投资的领先投资,而阿里巴巴风险投资和联想风险投资紧随其后,投资1亿美元进行系列融资。从那以后,寒武纪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第一家独角兽公司,并在今年3月突破了科技板块,然后很快相遇。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自立门户,成为一家中立的芯片公司

自成立以来的四年里,寒武纪与华为的合作开始了商业化的重要一步。数据显示,2017年和2018年,终端智能处理器的知识产权许可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8.95%和99.69%。然而,2019年,知识产权许可业务大幅下降至15.49%。

中国证监会对此进行了调查,寒武纪在回复中表示:“公司在2018年完成了发货,实现了大规模发货,这部分收入在当年有所增加。”到2019年,寒武系A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因此下降幅度很大。”同时指出,“A公司没有继续购买相关的知识产权产品,主要是因为它选择了根据技术开发实践自主研发相关产品。”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上述公司a是华为。正如答复中所说,“这是技术发展的实践”,寒武纪应该被考虑在内。芯片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但并非不可逾越。当手机制造商的出货量达到一定水平时,他们自然会选择“全盘接受”,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研发。现在oppo和小米正试图开发自己的芯片。然而,“并不是要制造所有类型、所有场景和所有型号的芯片——独立的芯片公司总是有自己的空空间。”这是陈对的信心。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更大的信心来自寒武纪的科学研究力量。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纪已有1500多项专利获得授权并正在申请中。因此,除了知识产权产品,寒武表示,它将扩大专利和软件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外部许可业务,作为未来业绩的新增长点。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更重要的是,寒武纪还在同时拓展云智能芯片和加速器卡业务以及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并致力于成为“中立芯片公司”。这类似于安卓概念中的中性生态战略。底层芯片和系统软件完全为客户和开发者服务,但不开展应用解决方案的业务,避免与不同客户竞争,通过中立性吸引更多客户。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目前,其云智能芯片和加速卡产品正在逐步推向市场,并已完成与联想、Inspur、曙光等终端的改编。这个系列的下一个产品,思源290,已经回归电影,内部测试进展顺利。预计2021年将产生大规模收入。

在应用场景中,包括边缘端。2019年11月,思源220 edge智能芯片及相应的m.2加速卡正式发布,此后经过了众多潜在用户的测试。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销售将逐步形成,2020年将实现大规模出货。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新业务的扩张给寒武纪带来了3.75亿元的收入。

图|寒武纪产品(来源:招股说明书)

目前,寒武纪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拥有云、边缘和终端三种场景的完整智能芯片产品线之一。目前行业中能够实现这三条产品线的企业包括英伟达和华为海力士。寒武纪认为,与这两种相比,它的优点是:

与NVIDIA相比,寒武纪芯片架构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和各种算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功耗比和性价比;可以根据国内客户的生态和需求进行优化,提供快速响应和灵活的技术支持服务。与华为HiSilicon相比,华为更早进入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具有先发优势,积累了核心技术和关键专利,得到业界的认可;采取“中性生态”策略,不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业务,避免与客户竞争以获得更多客户。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可见,在寒武纪退出华为的“附属品”角色后,其地位更加明确,作为一个中立的芯片企业,它可以开拓和培育更广阔的市场。事实上,寒武纪的收入现在主要来自其智能计算集群业务,为各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业务提供硬件支持。从整个市场来看,芯片的轨迹已经够宽了,许多公司共存的现象将会长期存在。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因此,该组织对寒武纪持乐观态度。陈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寒武纪融资一直比较顺利,并一直得到三位天使投资人的支持。早期投资寒武纪的联想再次增持,作为此次公开发行的战争投资。此外,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和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也是此次发行的新成员。联想、美的和oppo对应着寒武纪的三大核心业务,即服务器、物联网和手机。这三大客户为寒武纪的未来增加了重要的分量。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市场需要寒武纪

事实上,寒武纪需要市场,市场也需要寒武纪。

芯片是一个有前期成本和后期收益的行业。在占领市场份额之前,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和巨大的可持续投资至关重要。

2019年,寒武纪R&D投资达到5.43亿元,超过了目前的营业收入,这在整个行业中是罕见的。截至2019年底,寒武纪共有R&D人员680人,占总人数的79.25%;硕士以上学历的有546人,占总人数的63.64%。其中,大部分R&D人员毕业于著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并具有计算机、微电子等专业的学习背景,数名关键成员具有知名半导体公司的工作经验。可以看出它在技术和研发上的决心和实力。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根据招股说明书,寒武纪上市发行的股份数量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一代云培训芯片和系统、新一代云推理芯片和系统、新一代edge ai芯片和系统以及营运资金的补充。寒武系凭借其在该领域的抢先布局和自身的技术积累,有望在该领域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更多的利润点。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寒武纪上市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虽然还没有盈利,但寒武纪经历了两轮调查,第一次会议用了68天,刷新了科委的审核速度,也显示了监管部门多元化评价标准、挖掘优秀科技企业的决心。市场预测,寒武纪将形成示范效应,这将进一步推动科技企业选择与国内投资者分享发展红利。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此外,寒武系作为一个硬技术企业,将引领创新和发展。过去,大多数中国芯片公司专注于制造、封装和测试,大部分设计部件都是在国际巨头的框架下制造的。寒武纪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其创始人发表的核心论文是设计芯片的理论基础,从事芯片设计的开创性工作。另外,根据国联证券的研究报告,第一代芯片是pin-pin的替代品,只有成本优势。以寒武纪为代表的第二代芯片设计公司开始关注底层架构的创新,并向解决方案和生态系统扩展。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目前,寒武纪正在不断尝试和拓展自己的生态圈,将其业务触角延伸到智能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金融、智能家居和智能医疗等领域,如新加入客户名单的Inspur、百度和中科创达。许多机构表示,他们将更加关注寒武系的产品研发和客户拓展。国联证券认为,寒武系凭借其先发优势和国内市场规模优势,有望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引领世界。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消费电子、物联网、智能驾驶、5g等下游应用发展迅速,资本市场也频频受益。芯片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爆发。这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一样的。重要的是不要立刻进化出一个特别强大的物种,而是进化出一群不同的物种,每个物种都在寻求自己的生存,最后,胜者为王。寒武纪有技术创新、差异化商业模式和独特的生态三张王牌,非常自信,值得期待。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底气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