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4字,读完约4分钟
⊙马○编辑吴晓静
著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兴举投资和上海瑞骏资产完成了合并,这也是私募股权行业的第一个合并案例。星居投资昨日宣布与上海瑞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并,合并后的私募机构规模接近100亿元。合并后,杜长勇任董事长,任首席投资官,苗任总经理。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私募行业的头效应越来越明显,此次并购可能为中小私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这两个私募有各自的优势
7月17日,星居投资宣布,经上海星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居投资”)2020年6月19日股东会批准,同意星居投资原股东将星居投资100%的股权转让给上海瑞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骏资产”)。此次股东变更后,星居投资的实际控制人由王小明变更为瑞均资产,王小明继续担任星居投资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和投资总监。
星居投资表示,瑞骏资产在股权及相关多资产配置领域布局关键,擅长股票和债券的组合;星居投资集中于股权投资,擅长自下而上选择核心资产,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实力。双方共同努力,将打造一个以股权投资为重点、深度培育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新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帮助客户更好地把握更多投资机会。
据公开信息,上海瑞骏资产成立于2015年5月,董事长杜长勇曾担任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兼特别投资总监。
星居投资由赵锋和王小明于2014年5月成立。王小明曾是兴泉基金的基金经理和投资总监。他管理着“兴泉”趋势,基金净值在100个交易日内翻了一番,刷新了基金净值翻一番的最快纪录。在王小明管理的八年中,该基金的年化回报率达到了24.93%。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私募机构的创始人多年来一直是朋友,并一起共事多年。他们都曾担任兴泉基金(现更名为“邢正环球基金”)的副总经理,并于2015年前后相继从兴泉基金“私有化”。他们还管理着同一个基金——兴泉可转换债券,这是兴泉的第一只公共基金。当时,杜长勇担任基金经理,王小明担任其助理。
专注可以突破
"这次合并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聚焦."王小明直言,投资研究是整个私募的核心,但每一次私募都面临着渠道维护、营销和人事管理等问题。如何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投资研究上,是两次定向增发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并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王小明认为,私募后续会议将迎来一个重要契机,即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成为私募机构的重要资金来源,银行理财子公司对风险控制、团队和投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注重战略打磨,突出核心优势,是中小私募的突破口。
据王小明介绍,合并后的新公司管理规模约为100亿元,核心投资经理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5年。他将领导一个20人的投资研究团队,专注于消费、新能源、新材料、医药、tmt和化工领域。
芮县资产总经理苗也表示,此次并购的最大意义在于让股权团队拥有更强的投资能力。“星居投资股票,瑞骏专注于可转换债券和应付债务,对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研究。并购后的新平台的特点是注重与股权相关的多资产配置能力。在选择优质公司的基础上,利用应付债务和可转换债券平稳波动,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私募并购需要“清晰思考”
根据中国资产管理协会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5月底,管理资金在100亿元以上的注册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76人,管理资金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的有305人,管理资金在20亿元至50亿元之间的有745人,管理资金在10亿元至20亿元之间的有896人,管理资金在5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有5亿人。
可以看出,小型私人股本集团仍然非常庞大。上海一家私募的负责人表示:“对于中小规模的私募来说,合并可能是未来的主要趋势,但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两个投资研究团队的整合,投资理念是否一致是非常关键的;第二,两个规模过小的私募合并意义不大,因为合并后,它们在银行、券商等渠道上仍然处于劣势,所以必须注意规模、策略和业绩的匹配。”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私募业首例合并完成 新公司规模接近百亿元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