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8字,读完约4分钟
上半年,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明显增强。
今后,疫情防控、复工生产、开放政策和外汇市场的成熟将继续发挥作用,下半年跨境资本流动将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上半年外汇收支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上半年,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明显增强。
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有所增强
王春英说,首先,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体现了疫情防控总体规划的重大战略成就。今年以来,疫情蔓延势头和防控效果已成为影响市场情绪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国内外金融市场稳定的关键因素。中国迅速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并在增强市场信心和稳定市场情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反映了恢复工作和生产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回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中国可能成为今年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第三,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体现了扩大开放的政策效应。近年来,中国不断改善经营环境,扩大开放领域,为吸引外资奠定了良好基础。上半年,中国利用外资4722亿元,第二季度增长8.4%。
最后,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表明市场更加理性有序。目前,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利于发挥汇率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市场预期的整体稳定,促进市场主体的理性交易。“中国外汇收支形势总体稳定,外汇市场表现出较高的弹性和抗风险能力。”王春莹说道。
经常账户将逐渐恢复盈余
根据第一季度公布的国际收支数据,中国经常账户显示出轻微赤字。第二季度会发生什么?你如何看待未来的发展趋势?
王春英说:“二季度,由于疫情防控形势良好,企业生产活动加快恢复正常。从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经常项目逐渐恢复了盈余。第二季度,出口比第一季度增长了30%,而进口同比下降了10%,原因是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第二季度贸易顺差达到1547亿美元。从服务贸易的角度来看,由于疫情的影响,国际旅行中的外汇使用有所减少,这进一步缩小了服务贸易逆差。因此,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在第二季度将出现盈余,这很可能推动经常账户在整个上半年保持盈余。”
此外,王春莹表示,今后,经常项目将保持在合理、平衡的范围内,有条件、有基础。首先,经常项目的长期发展趋势是由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内经济结构决定的。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完整,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其次,决定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关键是储蓄率和投资率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储蓄率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高水平,这是保持经常账户平稳运行的基本因素。最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是好的。中国恢复了工作和生产,经济活动率先稳定下来。稳定外贸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经常项目有条件地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外资持有人民币的格局保持不变
近年来,跨境资本,尤其是沪港通下的资本大规模、频繁地进出。这会对中国外汇市场产生一些影响吗?未来外资持有人民币资产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对此,王春莹认为,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不断推进,跨境资本流动规模逐步扩大。这一过程有利于优化国内市场投资者结构,拓宽投融资渠道,发展国内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尽管当前市场环境变化迅速,跨境资本流动波动较大,但并未影响外国投资者增持国内人民币资产的格局,资本市场下的跨境资本流动也未影响国内外汇市场的基本供求平衡格局和整体稳定。
王春莹表示,一方面,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积极效应将继续释放,人民币资产将有更好的前景,并以/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一季度末,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上升至2.02%,海外央行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也在稳步增加。中长期外国投资者持有境内人民币资产的格局没有改变。(记者金曜)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黄伟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外汇市场表现出较高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