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9字,读完约3分钟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账户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和欧洲的列车数量大幅增加,共有5122辆列车,同比增长36%,6月份有1169辆列车,创历史新高。
逆势而行,兼顾防疫和生产。根据中铁集团发布的数据,如果海运和/或きだよ0/transportation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更多的货物选择通过中欧列车运输,铁路部门应尽一切努力确保运输。上半年,货物运输总量达到46.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1%。整个国际社会都处于COVID-19肺炎的情况下。中国和欧洲的列车开通数量和货运能力都呈现出特别强劲的发展势头。面对疫情,中铁集团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抓”,统筹规划,齐心协力,根据形势调整工作策略。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疫情对中欧列车服务的影响,在疫情“逆势”下,打造安全高效的绿色交通走廊,连接中欧贸易桥梁。
紧跟当前形势,抓住机遇,中欧列车展现优势。COVID-19的爆发带来了一场发展危机,这场危机是一个机遇。当许多国家关闭港口和机场等重要的跨境运输检查站,导致海上和空的运输能力有限时,跨境铁路的陆路运输受疫情影响较小,因为其在适应方面具有优势。铁路紧跟当前形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欧列车,开通多条线路,开行多列列车,极大地提高了中欧列车的货运能力。为应对列车运量大幅增加带来的运量增加,中铁集团协调港监部门加大人员力量,创新交接作业方式,加强运输组织实时标识和控制,确保港口站场安全畅通;充分发挥国际协调机制的作用,与沿线邻国铁路部门保持信息畅通,协调海外铁路开展宽轨距区段三列和两列集疏运,共同降低运输时限,提高运输效率。通过不断优化运输组织,统筹规划,多方联动,合理安排列车装卸作业计划,畅通国际联运通道,中欧列车优势将不断扩大,实现安全稳定运行。
利用发展经济的趋势,“一带一路”得到进一步推广。在整体发展逆境中,中欧列车逆势增长也是国际形势的趋势。今年上半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受到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中欧国家的发展愿望也同样强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欧在贸易、基础设施和国际投资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中欧列车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发展前景广阔。中欧银行的开放将促进中欧之间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建立更深层次的国际友谊,达成互利的合作关系,使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山川是异国的,天气也是一样的。建立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谈,尤其是在困难面前。中欧列车的不断运营和扩大,将促进中欧各方面的合作,增进友谊,推动中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经济发展的“加速度”。(马奎荣)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逆势开行更是顺势而为,中欧班列开出加速度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