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0字,读完约4分钟

据媒体报道,7月6日,“卡其高速铁路”(辽宁喀左至内蒙古赤峰)投入运营一周。自6月30日开通以来,“卡奇高速铁路”已经运送了47,000名乘客,其中7月5日运送了7,837名乘客,列车平均出勤率为53%,是过去一周的最高水平。

“卡其高速铁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卡其高速铁路”是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组成部分。与京沈高铁联网后,京沈高铁进一步延伸至蒙东,缩短了赤峰至朝阳的时间空距离,是京津冀及辽南最便捷的客运线路。“卡其高速铁路”改善了东北快速客运网的布局,扩大了服务半径。赤峰融入京津冀经济圈,振兴东北经济社会,实现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了沿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群众在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喀赤高铁”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高铁时代是人们旅行的快乐时光,高铁时代是经济发展的时代。“龚格尔草原、乌兰布通景区、红山文化遗址、千年古都”,卡其高速铁路将沿线景点串连起来,进一步释放了整个地区的旅游潜力,为人们在高速列车“公交化”运营模式下“言出必行”提供了更多便利。“卡其高速铁路”使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重要城镇赤峰市步入高速铁路时代,并将融入以中心城市为辐射的高速铁路“经济圈”。百年来,赤峰与沈阳、丹东、大连等东北重要中心城市形成了高品质的客运走廊,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保持着密切联系。《老铁路》是他们关系的生动写照。

“喀赤高铁”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高铁带来旅游热,高铁也带来财富。“卡其高速铁路”通过与京沈高速铁路的连接,可以从西南直接到达北京,从沈阳沿哈大高速铁路向北到达哈尔滨,向东南到达大连。以“卡其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为标志,赤峰作为蒙古东部的重要城市,正式与国家高速铁路网接轨。赤峰市民携手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乘坐动车组出行将成为越来越多赤峰人的首选。“卡其高速铁路”迎来了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赤峰博物馆,许多人专程从朝阳和沈阳来到赤峰博物馆参观,对红山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高速铁路的开通,为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泉水,使一度贫困的县域迅速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圈,按下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快进键”。

“喀赤高铁”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卡其高速铁路”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卡其高速铁路”位于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尤其是赤峰市的龚格尔草原和乌兰布通草原。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赤峰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有着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朝阳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三燕的古都。但长期以来,这些美丽的草原“生长在内室,无人知晓”,由于交通不便,外人很少知晓。随着“卡其高速铁路”从赤峰开往沈阳等方向的高速列车,越来越多的游客乘坐高速铁路寻找祖先,欣赏美丽的风景。红山文化也将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高铁+旅游”模式将大大加快沿线旅游业的转型和发展。

“喀赤高铁”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铁路的建设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和造福人民,助推脱贫致富的“金翼”,助力脱贫致富的“原动力”。随着“卡其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更多的农业特色产品将走向全国,更多的投资项目将在此落户,这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将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说,高铁发展的红利惠及沿线人民,高铁发展的便利惠及沿线人民。密集的高铁线路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飞驰的动车组列车使群众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

“喀赤高铁”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幸福来自奋斗,铁路人的奋斗是为了让人们旅行得更好。“卡其高铁”实现了沿线数千人期盼已久的高铁梦想,有效满足了沿线人民的新期待,极大提高了幸福指数和美好体验。“卡其高铁”是为了让更多的赤峰流浪者“经常回家”,让地平线不再遥远,思绪不再长。“卡其高速铁路”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前景,承载着勤劳智慧的赤峰人民走向了希望之路、幸福之路和黄金之路!(周云华龚盛辉)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喀赤高铁”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