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13字,读完约6分钟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在下行压力下,如何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新华社记者祁、、

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高度不确定,中国发展仍面临一些不可预测的影响因素。我们越是面临困难,就越应该关注人民的安全。“吸纳”最困难的群体,“保障”最基本的生活,不断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决战,决定性的胜利,扶贫

“我家新安装了50兆的宽带,不仅可以上网,还可以看数字电视。网络使我们能够与外界联系。”村民们纷纷提起别克吴寿儿。

最近,新疆最高的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所有行政村的农民都用光纤连接了起来。到目前为止,喀什所有的行政村都实现了光纤到户,突破了长期以来脱贫致富的瓶颈。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也是战胜贫困的决定性一年。突发疫情使任务更重,挑战更大。克服过去551万人的“贫困堡垒”需要更大的努力。

——2020年,财政部从中央财政累计发放专项扶贫资金1396.36亿元,分配重点向“三区三州”、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的深贫困地区和列为监管战争的地区倾斜。

——上半年,2020年,52个列为监督战争的贫困县有281.47万人外出打工,占去年农民工总数的110.61%。25个省的2830.91万贫困劳动力外出打工,占去年农民工总数的103.73%。

——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相关政策,包括扩大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对象,延长COVID-19中受肺炎影响的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限。

据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贫困人口“三包”和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扶贫搬迁工作基本完成。

公益性岗位、龙头扶贫企业、扶贫车间等。在推动穷人脱贫方面继续发挥作用,消费者扶贫行动稳步推进。

上半年,中西部22个省共安置贫困人口433.2万人。启动扶贫项目40.86万个,运行率95.24%;28057家重点扶贫企业复工,复工率达到98 %, 82.4万贫困人口就业;恢复了30,119个扶贫讲习班,恢复率为99.6%,雇用了394,000名穷人;共认定扶贫产品63278件,东部九省市扶贫消费总量220.63亿元。

下行压力下,如何实现基本民生应保尽保?

确保基本民生底线

住在青海省西宁市的贾勇宏仍然清楚地记得,在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不能为女儿支付学习用品的费用。自从她丈夫10多年前去世后,她一直在建筑工地做饭,帮助超市送货,但她从未有过稳定的工作。

2016年以来,西宁市对贫困和边缘群体进行了精准救助,一系列“弱支持”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编织了一个更大、更密集、更温暖的社会救助网络。

“政府给我提供了公益工作,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公共租赁住房租金降低70%。我女儿每年有1000元的学费补贴,而且每年都有补贴。”贾勇宏说最黑暗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难度越大,就越有必要增加对民生的投资,确保民生的基本运行。今年以来,一系列确保基本民生底线的任务直接指向了民生问题:

城镇新增就业900多万人;

——居民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

——将参保不满一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纳入常住户口保护范围;

——保障城乡困难家庭,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人员和返乡人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解决人们的烦恼,温暖人们的心。核心措施编织了严密的安全网,有效保障了基本民生底线。

为了缓解残疾学生的生活困难,近日,中国南方电网贵阳乌当供电局组织志愿者来到贵阳市乌当区特殊教育学校,为他们带来了一堂电力科普课,同时也给孩子们送去了急需的学习用品和日用品。

"这项活动不仅增加了孩子们的知识,也给他们带来了关心和快乐."一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说。

今年第一季度,该国新增999 000名低收入和特困人口;向310.7万受困于疫情的人提供临时援助;向1.23亿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71.3亿元。

为应对疫情,各地开始及时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从3月到6月,临时价格补贴标准将再次翻倍。孤儿和事实上无人陪伴的儿童也包括在补贴范围内。民政部还明确表示,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暂停取消最低生活保障,为贫困人口提供保护。

下行压力下,如何实现基本民生应保尽保?

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激发市场活力

订单增加而不是减少,而员工增加而不是减少。位于大别山南麓的湖北贵祖镇空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300多名工人正在赶着下订单。该公司董事长白明军表示,公司能够迅速恢复工作并投入生产,这与市场派出的“店主”分不开。

下行压力下,如何实现基本民生应保尽保?

“反应灵敏,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做一个好商店的副手。”今年6月,湖北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大力弘扬“店主”精神,全力帮助企业脱困,服务到企业急需的地方,激活千千数以千计的经济细胞。

在特殊时期有特殊的行动。

今年,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比去年增加了1万亿元。同时发行了1万亿元的防疫专项债券,全部转移到地方政府,建立了专项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接到达市县基层,直接惠及企业和人民。

此外,今年以来,一段时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减费措施,如在全国范围内免收收费公路通行费、降低工商企业电价、降低电信资费、减免相关政府基金费用等,对企业起到了积极的缓解作用。

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做好“六保”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要充分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大规模的纾困和刺激市场活力的政策,同时加大货币金融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度过难关,促进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存共荣。

下行压力下,如何实现基本民生应保尽保?

会议明确表示,已经决定的减费措施应该付诸实施。通过延长工商电价下调5%的政策,免除空航空公司的民航发展基金和进出口货物港口建设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减半至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下调15%,加上上半年的减费措施,公司全年减收费用3100多亿元。

下行压力下,如何实现基本民生应保尽保?

“这是一个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的部署,将对帮助企业发展和促进经济稳定运行发挥积极作用。”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新说。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下行压力下,如何实现基本民生应保尽保?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6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