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6字,读完约4分钟
7月10日,在央行召开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就资产管理、展期、理财产品浮动损失、信托风险处置等新规定发表了最新声明。
新资产管理条例的过渡期预计将延长
对于市场最关心的新资产管理规定的过渡期,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指出,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应该推迟,但一些机构和学者建议不要推迟太久,推迟一年可能更合适。
周学东直言不讳地表示,无论是延长一年、两年还是三年,对金融机构来说,关键是它们必须转型。回到过去从事表外业务、用钱投机和制造金融混乱是不可能的。
在过去两年中,影子银行的治理相当强大。例如,今年上半年委托贷款减少了2300亿元,去年和前年的降幅更大,去年上半年接近5000亿元。从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可以看出,非标准影子银行的规模明显缩小。周学东指出。
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棋表示,自2018年4月出台新的资产管理规定以来,资产管理产品实现了平稳有序的转型,总体规模稳定下降,整体风险持续趋同,实体经济融资未受股票业务整改影响。
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资金脱离现实、虚拟化、自循环现象得到遏制,非标准化债务资产不断压缩。另一方面,净值产品的比例稳步上升,资产管理基金通过增加对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的投资,增加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目前,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暂时萎缩,中国经济也存在一定下行压力,这确实加大了资产管理业务规范整顿的难度。市场非常关注新资产管理条例过渡期的相关政策。有人建议严格市场纪律,严格执行新的资产管理规定,有人建议将过渡期延长一年,有研究报告建议将过渡期延长两年,这些都有不同的逻辑和原因。孙天棋接着说道。
理财产品分阶段亏损是正常的
此外,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调查统计司司长兼发言人阮表示,总体而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进一步趋同。
具体来说,首先,同行业交叉持股比例持续下降。5月末,资产管理产品的同业资金来源占全部资金来源的49.8%,比年初下降1.2个百分点;二是杠杆率下降,资产管理产品平均负债杠杆率为107.7%,比年初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三,净资产产品的比例持续上升。5月末,净资产产品募集资金余额占全部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的60.3%,比年初高4.9个百分点;第四,不规范债权的规模不断缩小。5月末,资产管理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债务资产规模同比下降7.6%,比年初增加1.2个百分点。
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浮亏现象,阮表示,可以合理地说,市场变化必然会导致产品净值的波动。你可以看到,净值产品的比例已经占到了60%,这也是如此大规模、阶段性浮动亏损的正常现象。从整体数据来看,5月末所有资产管理产品的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较年初增加了5000亿元,可以判断资产管理产品的整体收益为正。
据阮介绍,这是一个由一个代表团、两个会议和一个局共同建立的资产管理产品统计系统。统计范围较为全面,包括银行无担保理财、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产品、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产品、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用账户、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产管理产品、公共基金等八大类。截至今年5月底,这些资产管理产品直接合计的总资产为90。
信托风险处置方案正在研究中
针对安信信托、四川信托等风险处置过程中涉及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问题,孙天棋表示,在这些风险处置案例中,相关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研究相关方案,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密切配合。
指出,一是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明确相关金融机构和相关股东的主要责任。
第二,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这些投资者的知情权、公平选择权、财产安全权、赔偿权等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建立利益和风险自我分担的风险责任感,准确评估其风险承担能力。在处理产品时,我们应该采取严格的市场纪律,以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第四,监管部门要博采众长,加强金融业行为监管体系建设,规范同类产品的销售行为,防止欺诈误导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资管新规过渡期、理财产品浮亏,信托风险处置......央行释疑热点问题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