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2字,读完约3分钟
李继省是一个满脸灰尘、满脸疲惫的人...昨晚,他带领一个小组视察了施工现场:“目前发现的基本问题都是小问题。”作为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队长,李继省最近睡得不香。2020年,决定性的战役赢得了蓝天防御战。自夏季袭击开始以来,该市六个区只有264个建筑工地遭到袭击。
近两年来,太原一直处于京津冀空气污染传播通道的“2+26”城市,其月降尘量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连续几个月排名倒数第一。然而,数据显示,自去年4月以来,跌幅已连续8个月位居第一;今年3月,太原市降尘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6.2%,居下降首位;6月2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今年5月份的降尘监测结果。太原市降尘量为11.5吨/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下降44.7%,降幅居“2+26”城市之首。
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严说:“有效控制扬尘,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感。”
当记者进入一个建筑工地时,他感到脸上有细小的水滴。项目部经理杨说:“喷在脸上的水全部来自安装在道路围栏上的洒水装置。你看,高空的塔式起重机也在喷水。”顺着杨手指的方向,水从不同的方向喷到了塔吊上...这些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来控制。
严理解问题的关键:“减尘是太原的短板,而工地上的扬尘是短板中的短板。”因此,太原市要求施工现场实行“六百%”――100%封闭,100%硬化现场道路,100%覆盖土桩,100%密封垃圾运输,100%清洗车辆离开现场,100%湿作业拆除工程。今年以来,仅太原市生态环境局金源分局就派出了560多名控制人员,对该地区40多个不合格的施工现场项目进行了控制,硬化路面1000多平方米,高质量裸地土方10多万平方米,确保了所有项目达到“六成”。
其他措施不应放松。“施工现场是一个点,然后运输通道是一条线,虚线应该合并。”闫说,中重型卡车在道路上抛撒灰尘和携带泥土的违法活动发生率很高,时间是从21: 00到次日凌晨5: 00。太原市环保、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成立执法小组,专门打击这一时期渣土车等中重型卡车的违法行为。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651个裸地地块改造,总面积937.3万平方米,清理渣土和垃圾870.9万吨。
科技监测也有帮助。太原市重点城区部署加密降尘罐,对降尘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在预警快报发出后,执法人员第一次赶到了现场。”李继省说。
"最重要的是形成监督和措施的合力."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大气司司长何中伟表示:“过去,每个部门都管理自己的业务,但现在,它全面执法,反应迅速。只有采取了控制措施,我们才能消除灰尘。”
人民日报(2020年6月27日01版)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太原 点线兼顾综合治尘(三大攻坚战 各地在行动)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