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18字,读完约6分钟

从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到建立国家全球旅游示范区,从在岛上种植绿色、梦想“蓝湾”到建设美丽的海岛,浙江省普陀区坚持绿色发展,用实践在岛上演奏“蓝绿色交响曲”,讲述了普陀岛人与自然相互成就的故事,成为“青山与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又一生动例证。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碧海、蓝天、绿岛...普陀岛美丽的名片足以打开人们的想象,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记者走进这里,发现它的魅力不仅来自天赋。

岛屿希望从绿色中受益

在蚂蚁岛上,海风带来了樟树的清香。茂密的樟树覆盖了天空,并不断形成森林。

蚂蚁岛村的退休森林管理员盛成芬(音译)告诉记者,50多年前,她父亲带领的村民种下了3000多棵樟树。从此,这里的“路透山”慢慢改变了它的面貌。今天,岛上的森林覆盖率接近70%。树木繁茂,空清新,是名副其实的“绿岛”。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30年来,我一直在岛上植树和保护森林。我要去上我爸爸的课。”盛成芬说道。绿色意识扎根于蚂蚁岛,融入乡村建设的每一个细节。记者注意到岛上每个小渔民的房子前后都有花草。村道两旁是桂花树,绿枝摇曳。新建的渔民休闲广场和栏杆是用旧船拆解的木头制成的...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蚂蚁岛被称为‘虾皮之乡’。加工虾皮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生产的虾皮占国内市场的80%。”蚂蚁岛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罗洪雁坐在一辆清洁环保的电动汽车上介绍说,近年来,为了减少烟尘排放,岛上60家虾皮加工厂进行了技术改造,清洁燃料加热技术已经全面实施,告别了加工季节带来的空气体污染。从最初的晒干、烧木和烘干,到传统的燃煤烘干隧道加热,再到今天的燃料技术,虾皮加工业的变化是普陀岛推进绿色生产的缩影。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普陀有523个岛屿,绿色成为它们的统一标志。

淡水代替了砂岩磨料,真正的空回收装置实时回收和处理废水和废渣。原本想象中飞扬的废沙、灰尘和漆雾完全消失了。马志岛的修船场颠覆了人们对修船的认知。普陀区经济信息局苗海东介绍,今年以来,万邦永越造船有限公司一直在满负荷运转,收入同比增长100%,订单是在9月份下的。“尽管受疫情影响,国际航运业出现下滑,但他们还是向海外出售了采用绿色船舶维修技术的清洁设备。”苗海东说。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绿色嬗变的魅力无穷。多年来,水产品加工一直是普陀的传统优势产业,但生产中的废弃物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给环境带来了负担。遵循绿色生态效益的逻辑,从废弃物中提取鱼蛋白等营养物质的全新企业——“海洋肽”产业诞生,浙江融和生物等一批企业走上了海洋生物生产加工的绿色之路。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海水是海岸生态的眼睛

舟山沈家门渔港处于休渔期,渔船停靠整齐,干净的海面一直延伸到地平线。过去7月份的清水期不仅提前到5月底,而且从去年的1个月延长到3个月。

海水是海岸生态的一双眼睛。记者从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水质评价结果中了解到,2019年普陀海域一类和二类海水面积增加了12.7%,占普陀海域的61.8%。水资源变化的背后是由“蓝湾整治行动”牵头的普陀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目前,沈家门渔港正在经历有史以来面积最大、容量最大、投资最大的疏浚工程。自2018年以来,普陀区投资4000万元修建了一个“海底清淤网”,西面是一个半高的洞穴,南面是市中心的一个渔港。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疏浚总面积达到3.39平方公里,疏浚量达到352万立方米。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如今,普陀所有渔船都配备了污水油水分离器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确保“船舶污水不从源头入海”。全自动水面清洁船来回巡逻,3.5公里的截污管道拦截流入大海的陆源污水,构筑了一整套海洋生态保护屏障。

在海岸上,15万多平方米的生态湿地得到恢复,18个废物码头被拆除,9.2万平方米的港口废物结构得到彻底清理,3个岛屿生态公园和5.7万平方米的绿色景观与8.7公里的沿海生态走廊串联...

普陀区生态环境局的陈运霞告诉记者,虽然普陀是一个岛屿,但境内有许多河流、水库和山塘。"这条河很脏,这个城市很美。"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美丽江湖”和“污水零排放区”的建设,普陀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改造燃煤锅炉,淘汰旧农业机械和旧车辆,增加新能源公交车,完成水产品运输车辆异味专项整治...2019年,普陀区环境空气体质量优良率达到96.1%,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pm2.5年平均浓度仅为19 μ g/m 3,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和梅晓道递过绿色的答题纸

“过去,村庄环境差,配套设施不全。我总是觉得这个城市很好。在过去的两年里,村子里修建了景点和乡村道路,墙上画了五颜六色的画,变得越来越漂亮。我甚至不想住在城里。”蚂蚁岛60多岁的村民李坐在一块地上,熟练地修理着自己的渔网。每个月,她可以得到大约2000元的土地损失保险,在钓鱼休息时间帮助人们补渔网,每天挣100多元。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蚂蚁岛是浙江省沿海地区的第一个渔村,有着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2018年6月13日,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成立,昔日的渔村变成了“红色地标”。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基地吸引了来自1104个批次的3万多名游客。全岛酒店、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产值3700多万元,蚂蚁岛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120.29万元。

蚂蚁岛以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嵌入普陀岛的版图。随着舟山市“小岛屿搬迁、大岛屿建设”的发展战略,普陀在2018年启动了“和美小岛屿”建设。普陀区委宣传部部长李明说,要建设一个美丽的岛屿,首先要保护好它,同时要发展好它,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以海钓闻名的白沙岛民居作为“和美岛”的试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家寄宿家庭的主人、渔民胡俊杰告诉记者,在我们访问的那天,他的寄宿家庭没有空的房间。

近年来,随着白沙岛的整体开发和普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当地村民都在自家门口实现了就业。60多岁的齐祥岳和张开平,都是在白沙岛出生和长大的。虽然他们几年前在舟山购买了房产,但他们更喜欢白沙的生活,分别开始了交通枢纽安全管理和垃圾回收工作,年收入在4万到5万元之间。

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按照规划,普陀将力争在三年内基本实现试点岛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社会稳定和谐的总体目标,激活偏远渔村和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岛上的渔民和农民有更多的收获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曹红艳)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普陀海岛奏响蓝绿交响曲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