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24字,读完约8分钟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2019年度股东大会

在疫情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迎来了2019年度股东大会。读完这一系列提案后,九位股东一个接一个地提问,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管理层一一回答。会议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行长潘卫东表示,针对股东提出的风险事件处理、网点和应用用户体验、疫情和政策影响等问题,他应该关注这些问题的表象以及深层问题。

潘卫东在回复中提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将强化“一个银行”的理念,实施“客户管理”,加强“合规管理”,强调“科技领先”,引领同业。

这四个关键词不仅反映了传统的发展模式,也反映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这家大型股份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杨铮表示,在确立“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将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

强调“一个银行”的概念

所谓“一家银行”,就是要提高总行的管控能力,包括判断市场和渗透分行管理的能力。

潘卫东认为,从一家地区性银行到一家全国性银行,管理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关键是要强调“一个银行”。

“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的管理系统。它们应该在概念、文化、管理和实施方面保持一致。我们以前做得不够,现在必须加强它。”潘卫东说道。

“一家银行”背后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对成都分行事件的反思和总结。

潘卫东表示,今年以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特别强调总行的统筹能力和渗透管理能力,希望解决分行管理不严带来的一些风险问题。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刘进一步表示,成都分行事件发生后,两地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共同形成了处置机制,并对处置进行了严格监管,“现在基本恢复正常”。

据了解,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对事件的处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违规操作的合规整改已于2018年基本结束;

二是全行进行了推论、问责,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管理制度,并于2019年结束;

第三,它被分类并恢复正常。

“我心里有一个‘伤疤’,有时候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将永远提醒我们必须坚持“一个银行”。同时,只有‘一家银行’才能适应银行业未来的数字化发展模式。”潘卫东总结道。

杨铮还表示,浦发银行将从传统思维向新的发展理念转变,从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变,努力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合规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潘卫东在会上说,合规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必须加强,决不能手软。

“现在,每个月都会召开一次全行范围的分析会议来分析业务情况,主要是讨论哪些方面做得不好,这是一次以问题为导向的会议。特别是,它对合规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并直接向分行最高领导负责,这一点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潘卫东透露。

没站在客户立场才会发生风险事件!浦发股东会四大关键词 年底科技人员要突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崔炳文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收到的监管处罚数量和金额分别下降了43%和48%,案件发生率为零,且呈上升趋势。

据刘副行长介绍,银行风险管控的质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是否有统一的风险文化,是否有全覆盖的风险管控管理体系,是否有渗透式的管理工具和技术,风险管理团队能否运用各种工具进行风险防控和识别。

刘说,近年来,浦发银行在风险管理体制结构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在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标准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包括风险识别工具的建设。

“2016年,我们的风险转移率约为7%,2017年超过3%,现在还不到1%,表明增量风险正在下降,随着不良股票的大规模消化,全行资产质量越来越好。”刘对说道。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不良业绩实现了“双下降”。然而,疫情的变化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疫情的影响下,有效资产很难获得,因此有必要降价和降低风险控制的门槛来进行竞争。如果你不穿上它,银行就活不下去,它将是‘吃了苦头’,这将极大地考验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刘对说道。

他还透露,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将对增量信贷实行名单管理,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避免盲目投放;另一方面,加快股权结构调整、总量控制和风险控制。

“总部带分支机构经营客户”

在股东大会上,部分股东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个别产品和服务表示不满。潘卫东对此毫不避讳,坦言“仍有差距和不足”。

他说,客户应该是所有运营和管理的起点,他们应该真正以客户为中心,这也是解决风险控制和稳定运营问题的重要内容。

“我个人的理解是,管理层并不站在客户的立场,而是只考虑某些产品和业务,这导致了一些资产质量问题和风险事件。”潘卫东说道。

潘卫东认为,只有做生意和销售才能实现kpi目标,但存在很大的风险。我们应该真正重视客户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和不可持续的经营模式。

当然,在客户层面上考虑和操作是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对人的需求很高。因此,我们必须做一个‘银行’,提高总行的整体规划能力,让总行拿分行来经营客户,而不是让分行自己来经营。”

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零售业务为例,潘卫东认为,自上而下的运作已经实现,带动了全行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尝到了总行引领的甜头”。

在公司业务方面,自2018年以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夯实基础、结构调整和数字化转型方面进行了实质性改革。其中,本行重塑了公司的客户管理体系,将其分为两类四层客户。

“大企业客户由总部领导。分行也有分行的战略客户,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从上到下,对客户分类有一个清晰的概述,以使客户管理切实可行。”潘卫东说道。

据了解,我行还根据公司客户的层级分类调整了公司客户运营的管理结构。“过去,它是一种以产品为中心的体系结构,现在它是一种客户和产品并行的组织结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王新浩说。

此外,潘卫东认为,我们不仅要关注客户,还要关注客户体验。据了解,该银行将成立一个用户体验团队,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提供数以千计的服务。

年底,总公司的科技实力超过5000人

未来银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更好发展的核心在于科技。可以看出,无论哪种类型的银行,都更加注重科技的投资和应用。

"在这一点上,浦东开发在业内的知名度更早,起步也更早."潘卫东表示,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科技人员和投资的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本行总行信息技术人员近3900人,较年初增长60%以上,约占本行员工总数的7%。2019年,本行信息科技投入超过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以上。

潘卫东透露,到今年年底,总行的科技实力将超过5000人。“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超过10,000人,相当于全行20%的员工是纯粹的科技人员。”。

另一方面,早在2018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就率先提出了“开放式银行”的概念。“过去两年,许多同行都在谈论这个问题,这也表明我们的趋势判断处于领先地位。当然,我们也希望在最终结果上超越同行。”

截至2019年底,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已发布400项api服务,向对接伙伴应用210项API服务,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潘卫东透露,到今年年底,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将达到1000。

注重科技的引导、投资和应用,在银行的零售、公司乃至网络设置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以零售业务为例,潘卫东透露,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阶段,银行网点的开工率还不到20%,但银行的零售业务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对网点的依赖性很低,而且都是在网上完成的。”

在网络设置方面,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也在进行结构调整。具体安排如下:原则上,大部分地区以压缩为主,只有发达地区有一些附加计划。

“线下网点并非不重要,但它们的功能定位将发生变化,转向复杂业务的销售,大多数标准化业务可以在网上银行和手机上运营。”潘卫东认为。

此外,潘卫东透露,银行接听的95,528人已降至50%以下,人工智能置换率为业内最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服务效率和质量没有受到影响”。

杨铮表示,浦发银行将坚持以科技为动力,创新开放共享的数字服务模式,从依靠资源和资金投入向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

其中,一是深化开放式银行建设,实现更精准的客户拓展和客户服务;二是加强数字渗透管理,扩大和强化数据资产,构建“智能+数据”中心平台,加快提升全行运营和产出能力。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没站在客户立场才会发生风险事件!浦发股东会四大关键词 年底科技人员要突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5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