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0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上海6月18日电(记者何新荣)长江三角洲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土地空室总体规划(2019-2035)草案于6月18日正式公布,并公示了30天。这是中国第一个由省级行政主体联合编制的跨省土地空房改方案,对长三角乃至全国都具有引领作用。
长江三角洲生态绿色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是实施长江三角洲综合开发战略的第一步和突破口。根据示范区的一般规定,长江三角洲综合示范区在上海、江苏、浙江(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的行政区域范围内占地约2413平方公里的“两区一县”,靠近示范区的部分区域被视为规划协调区(约486平方公里)。第一个启动区包括青浦区金泽镇和朱家角镇、吴江区李丽镇、嘉善县唐玺镇和姚庄镇,总面积约660平方公里。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三角洲生态绿色综合开发示范区总体规划》,示范区将成为生态优势转化的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的新高地、综合系统创新试验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模式。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规划工作组副主任熊健表示,示范区总体规划立足于世界视野、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提出了“世界一流滨水人居文明典范”的总体发展愿景。
以生态绿地为例,综合示范区内有“一江三湖”(太浦河、淀山湖、筼筜湖、胡芬湖)等重要水体。根据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到2035年,围绕“山水、森林、湖泊”社区,蓝色/绿色空房在示范区的比例将达到68%,其中75%将成为首个启动区。
哪里有好风景,哪里就有新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提出改变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土地增量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构建创新驱动、高效集约的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指标方面,到2035年,示范区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不低于5%,单位建设用地GDP将从目前的每平方公里4.8亿元增加到15亿元以上。
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方面,通过建设高效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未来示范区可在45分钟内到达上海虹桥枢纽,在90分钟内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与此同时,三所一流大学和五所三级医院将被规划建设成一个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国际水上运动中心。
示范工程建设是示范区的重要起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提出近期重点实施“1+3”集中示范项目。在两省一市的交汇处,携手打造“水乡江南庭院客厅”。充分发挥第一启动区各自优势,规划青浦西岑科技创新中心、吴江高铁科技创新新城、嘉善祥福堂创新中心等三个示范区。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中伟表示,作为中国第一个由省级行政主体联合编制的省际土地空房规划,示范区总体规划是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在总规则的指导下,未来示范区将实现蓝图管理、平台管理实施和一套标准的管理质量。”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一体化示范区长啥样? 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亮相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5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