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1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李丹丹)记者今天获悉,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外汇管理局于6月初发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债便利化政策实施细则》,对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进行了二次升级,并不断发放外汇管理政策改革红利,帮助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激发了高新技术企业活力。
与以往政策相比,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的升级实现了两个突破和一个细化:一是突破了外债便利化试点额度,从500万美元突破到1000万美元;二是突破现有外债登记程序,合并交易环节,试点一次性外债登记,并逐一取消试点企业外债登记管理要求;三是优化股权投资外债资金的运作流程。
这两项突破性政策重点支持海淀园区轻资产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预计将惠及1.4万多家企业,进一步帮助中关村科技城的优质发展。
政策实施的第一天,海淀园区的两个企业——惠鹰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艾比(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外债额度,这对两个处于起步阶段、擅长技术的新基础设施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两家公司表示,新政策支持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帮助企业开拓境内外融资渠道,大大提高了企业跨境融资的灵活性和便利性,降低了企业约3%-5%的资本成本,解决了企业R&D和市场拓展的资金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升级政策逐一取消试点企业外债登记管理要求,实行一次性外债登记,在登记金额内自行借入、使用和偿还外债资金,进一步简化了业务办理程序,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好评。政策实施的第一天,北京安百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建材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分别办理了一次性外债登记。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一政策大大降低了办理外债业务的时间成本和材料准备成本,便于企业统筹使用和灵活配置海外资金,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了20%左右。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北京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再升级 助力北京科创中心建设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