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8字,读完约2分钟

《证券时报》记者江勇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六届)近日召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cmf联席主席、中国程心集团董事长毛振华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

毛振华说,2008年以来,中国针对危机产生了一套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即稳定增长、防范风险的“双底线思维”。回顾2008年中国应对危机的经验,刺激政策为中国经济赢得了在错误的高峰期发展的机会,并使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上升。2009年,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我们成为最大的贸易国,2014年,我们成为资本净出口国,完成了从商品出口到资本出口的重要转变。

毛振华:要以动态眼光观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双底线思维

毛振华指出,与此同时,刺激政策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内经济的“软着陆”,稳定增长的重要性已经减弱,风险防范已经刻不容缓。用双重底线思维观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时期的重点是风险防范还是稳定增长,可以判断中国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组合规律。他还强调,政策取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特定历史条件下内外部环境变化的相机选择。

毛振华:要以动态眼光观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双底线思维

回到当前的经济形势,毛振华认为,19国集团(COVID-19)爆发的肺炎使我们从传统的稳定增长和防范风险的政策取向转变为应对危机和当前紧急情况的思维,并出台了许多应对危机的政策。

毛振华说,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流行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总体而言,全球疫情尚未稳定,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进一步推迟。自此次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的疫情防控应对工作相对成功,预计中国将迎来又一个发展高峰期。但是,为了防止短期刺激影响中长期发展,在注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同时实现稳定增长,我们不能走“债务投资”的老路。

毛振华:要以动态眼光观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双底线思维

毛振华表示,宏观经济政策仍将分阶段进行调整。自疫情爆发以来,我们进一步调整了稳定增长的底线。疫情过后,我们将回归稳定增长和风险防范的双重底线,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以降低经济风险。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需要在稳定增长和防范风险之间不断调整,以便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能够长期健康发展。

毛振华:要以动态眼光观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双底线思维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会上指出,为了高度警惕近期一些经济数据反弹带来的短期幻觉,我们必须从中期角度对下一步政策取向做出更明确的规划。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毛振华:要以动态眼光观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双底线思维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4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