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4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一个新词:“两新一重”,主要是指支持新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对此解释如下:
首先,“两新一重”是新旧的“结合技巧”。
在“两新一重”中,不仅有新的基础设施和新的城市化,还有“钢铁和公基”等重要而必要的传统项目。它们的共同意义在于“促进消费,造福民生,调整结构,增强后劲”,从长远来看,这体现了拉动内需和扩大投资的有效性。

其次,“新基础设施”注入了新的动能。
新的基础设施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全新的内容。据央视报道,它主要包括7大领域,如5g基站建设、UHV、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新基础设施考虑到稳定增长和促进创新的双重任务,是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新动力。同时,由于投资主体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发展新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增强社会资本的参与,减少对直接金融投入的依赖。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多次部署新基础设施相关任务。自4月份以来,上海、广州、重庆、山东等省市相继跟进并出台了登陆措施。据初步估计,到2020年,新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数万亿。从现有省级投资计划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主要引领新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创新投资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三是“新型城镇化”得到提升和发展。
新的城市化战略已经连续实施了几年。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相关意见。今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与以前的提法一致,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仍在继续扎实推进,正在加强和深化。其中,有39,000个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社区,涉及近700万居民,是去年的两倍。这将是棚改坡后巩固民生工程的替代方案。

政府工作报告了新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一方面,它以区域为目标,强调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主导作用,这也符合关键区域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重申“没有投机的住房”和“根据城市制定政策”消除了公众对房地产能否在非常时期刺激经济的担忧。近两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措施,房价快速上涨逐步得到抑制。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增长率分别从2018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下降。公众的预期也已经稳定下来,房地产市场控制的结果将继续巩固。

第四,“大工程”仍然是一块压舱石。
在短时间内,新基础设施在规模上无法取代传统基础设施。交通、水利、能源、电力等重大工程,仍然是稳定生产体系、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而必要的工程。要尽快解决薄弱环节,加强转型升级。另外,为了扩大有效投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了“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优化项目不留后遗症”等措施,以防止类似历史刺激时期的“民族进与民间退”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夏丹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两新一重”释放新旧基建“组合技”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39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