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45字,读完约9分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央政府实事求是的精神,所推出的一切举措实际上都是“关怀”。全年经济增长没有具体目标,重点放在稳定就业和保护民生上。大公国际从年度重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投资和经营环境等方面梳理出要点。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首先,全年经济增长没有具体目标,优先考虑稳定就业和保护民生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会议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而是围绕“以稳定就业和保障民生为重点,坚决打好消除贫困的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建议“城镇新增就业900多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6%,城镇登记失业率约为5.5%;消费者价格上涨约3.5%的安排。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自年初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和全球经济都遭受了重大损失。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3%,中国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这份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但强调全年要把稳定就业和保障民生放在首位,这将有助于引导各方集中精力抓好“六个稳定”和“六个保障”。“六保”是今年“六保”工作的重点。坚持“六个保证”底线,可以稳定基本经济形势,促进稳定,稳中求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这次没有经济增长目标,但高质量发展有很多布局。民生第一,生命至上,这也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和有希望。超过3.6%的赤字比率安排、1万亿美元的额外财政赤字和1万亿美元的抗传染病特别债券都在当地使用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和有希望。今年,赤字比例计划安排在3.6%以上,财政赤字将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与此同时,将发行1万亿元的防疫专项债券,并强调2万亿元将全部转移到地方政府,资金将直接到达市县基层,直接惠及企业和人民。强化公共财政属性,绝不允许截留和挪用。要强调的是,今年的基本民生支出只会增加,不会减少,重点领域的支出要得到切实保障,一般支出要坚决减少。严禁新建建筑物和会堂,禁止铺张浪费。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在进行财政安排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各级政府一定要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政府的同级支出安排将出现负增长,其中非紧急非刚性支出将减少50%以上。各种结余和存款应归集和重新安排。为了提高质量和提高效率,所有的支出都必须仔细计算,每一笔钱都必须用在最前沿和最紧迫的地方,以便市场参与者和人民必须有真正的感情。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第三,增加减税和减费,放水养鱼,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据估计,每年企业减负将超过2.5万亿元

强化阶段性政策,结合制度安排,放水养鱼,帮助市场主体脱困发展。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们将继续实施降低增值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率的制度,增加减税和减费约5000亿元。6月前到期的减免税政策执行期将延长至今年年底,包括中小企业免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小规模纳税人免缴增值税,公共交通、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服务免缴增值税,民航发展基金和港口建设费免缴。并提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缴纳将推迟到明年。据估计,每年企业减负将超过2.5万亿元。坚决落实企业减税、减费政策,保青山赢未来。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四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推动利率继续下降,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在货币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更加灵活和适度。全年将采取RRR减息、降息和再融资等综合措施,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在汇率政策方面,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在货币工具方面,强调创新直接触及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促进企业获得贷款并持续压低利率。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今年将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推迟偿还中小企业贷款本息的政策将延至明年3月底,包容性小微企业贷款应推迟到年底,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应通过协商推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初始贷款和不偿还贷款。大幅扩大政府融资担保覆盖面,大幅降低利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移”套利。金融机构和贷款公司共享繁荣,鼓励银行赚取合理利润。为了保护市场参与者,必须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并大幅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在为改革和发展设定新的动力时,报告强调“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中小银行增资扩股、改善治理、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改革创业板和试点注册制度、强化保险保障功能。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5.促进消费复苏,扩大有效投资。全年计划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

关于今年消费和投资的调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通过稳定就业、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来增加收入、保障民生。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行业的恢复和发展,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和托儿服务。改造和升级步行街,支持电子商务和快递到农村地区,扩大农村消费。强调要采取更多措施扩大消费,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在投资方面,今年计划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并提高专项债券作为项目资金的比重。中央预算已经安排了6000亿元的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既促进消费,造福民生,又调整结构,增加后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扩大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刺激新的消费需求,帮助产业升级;2.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高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县城就业和定居需求。新开工改造39000个旧城区,支持安装电梯,发展餐饮、保洁等各种社区服务;3.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金1000亿元。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要优化项目,不留后遗症,使投资继续发挥效益。本次会议的新词“两新一重”体现了以民生为导向,是支持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6.坚持安居无房,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

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首次超过60%。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坚持以住为导向,不搞投机,通过城市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此外,如中央政治局前一次会议所述,今年,我们将加快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保护。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7.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确保私营企业平等获得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并清理和废除与企业性质相关的不合理规定。限期还清政府机构欠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基金。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促进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网上服务等新形式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出台扶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在数字经济中创造新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8.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促进对外贸易的基本稳定。重点支持企业增加订单,稳定就业,增加信贷供应,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支持出口产品内销。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形式,提高国际货运能力。推进新一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做好第三届世博会筹备工作,积极扩大进口,在更高层次上开拓面向世界的大市场。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积极利用外资。大幅降低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引入跨境服务贸易的负面清单。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的改革开放自主权,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增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项目。创造一个平等对待内资和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建设高质量的“一带一路”。坚持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互利合作,引导外资健康发展。

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签署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谈判,共同实施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总的来说,报告向全国人民传达了全年的重点是“以保障民生和稳定就业为主”,报告的内容传达了今年的政策措施将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政府本着实事求是、为人民办实事的精神,处处体现“生命至上、民生第一”的情怀,放宽市场、解除人民后顾之忧,坚持激发市场活力,引导新兴产业升级改造,推进“两新一重要”建设,深化对外开放,推动全球化发展。中国政府有很强的能力应对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并能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带领全国人民打赢十三五最后一仗。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大公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宏观研究团队张伟)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弱化经济增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3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