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92字,读完约10分钟

2020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5月21日正式开幕,该大会因COVID-19中肺炎的影响而被推迟。

在这一流行病的影响下,许多问题,如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正在激烈辩论。

许多国家的生产已经停止,中国的对外贸易克服了一切困难,艰难前行。中国产品,尤其是防疫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为许多国家提供防疫医疗物资,为许多国家的人民提供生活保障物资。从3月1日到5月5日,仅中国就向美国提供了超过66亿个口罩。

当前世界经济大变局 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中国有这些机会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民主建设协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CPPCC副主席、全国民主建设协会上海市委员会主席周汉民在接受《全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迅速恢复工作和生产,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注入了稳定因素。中国已经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当前世界经济大变局 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中国有这些机会

周汉民认为,对于未来的全球贸易,我们现在应该计划如何应对巨大的变化。疫情稳定后,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实际上面临新的基础设施问题。中国应该抓住全球经济转型和复苏的机遇,提供其他国家需要的物资和人才。

特别是在中国疫情防控已进入正常状态的情况下,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对世界贸易的贡献将会增加。

中国应高度重视研究产业链发展的新趋势,根据疫情带来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上下游产业链。

自1986年担任上海世贸组织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以来,周汉民在“入世”15年谈判中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建言献策阶段。

在担任浦东新区第一届人民政府副主任后不久,作为中国驻国际展览局的代表、上海世博局副局长、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他也参与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筹备和举办的全过程。

社会距离不能演变成对全球化的颠覆

正是因为见证了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发展的美好图景,周汉民才特别关注疫情下反全球化思潮的暗流。

Nbd:你认为COVID-19中的肺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如何?

周汉民:COVID-19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所谓巨大,是因为COVID-19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什么样的经济体系国家和地区都难以逃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做出了全球经济增长史上最大的向下调整。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但今年1月份这一预测仍为3.3%,即下降了6.3个百分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股市在3月份已经四次崩盘,经济一路下滑,超过3000万人失业。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6.8%,这也是多年来难以见到的季度收缩。

数据来源:风

可以看出,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所谓影响深远是因为疫情的发展趋势难以预测。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警告说,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与人类共存很长一段时间。

至于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稳定这一流行病,仍然很难断言这一流行病有可能一个接一个地蔓延,并可能周期性出现。

就艾滋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最重要的是时间表。时间越长,影响就越深远。

Nbd:在这种流行病的情况下,有一些观点类似于“全球化的终结”。你如何看待这种流行病对全球化的影响?

周汉民:全球化可以有效地整合世界各地的资本流动、技术流动、产品流动、产业流动和人员流动。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当疫情趋于严重时,世界各地往往会出现全球性恐慌——人们争先恐后地采取措施,其中许多措施涉及自我保护,这也导致了障碍、壁垒和孤立。

人们现在使用一个叫做“社会距离”的词。我认为社会距离不能演变成对全球化基本趋势的颠覆。

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可能会遇到“逆流”。

然而,通过货物和要素的跨境自由流动实现全球经济繁荣,通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促进区域经济交流的顺利便利和发展,仍然是大势所趋。

在疫情期间,各国形成的国际合作态势是坚持全球化。

全球化带来的成就是巨大的,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中受益。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追随和融入全球化的历史。

尽管当前的一些事件显示出孤立主义和“反全球化”倾向,但世界继续变得更加相互依存。

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COVID-19中的肺炎,需要全人类的集体智慧与合作,这也凸显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去中国化”的噪音

Nbd: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流行病对全球化的挑战?

周汉民:正如我刚才所说,全球化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全球化的进程是由效率和技术驱动的,这是客观力量的结果。

中国应抓住这一趋势,勇于推进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治理新体系建设,创造充满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平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包容的发展模式,让世界看到中国推动解决问题的勇气、诚意和决心,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注入积极活力。在世界卫生大会上,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帮助世界的精神。

当前世界经济大变局 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中国有这些机会

当然,必须承认,全球化的思想、做法、倡议和原则不能一成不变。我们必须利用这一形势,做出必要的调整。

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坚定地拥护全球化,因为中国和全世界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应对“反对全球化”甚至“结束全球化”的理论。

特别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有些国家不是在讨论结束全球化,而是在讨论“去中国化”,这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和警惕,我们要团结全世界的力量坚决反对。

对于当前国际环境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你有什么建议?

周汉民: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和改革开放42年的发展历程都表明,我们在挑战中成长和进步。

在中国重新加入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谈判的15年中,尽管面临亚洲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的困难,中国仍然坚持不懈地完成了加入世贸组织的壮举。

因此,在当前疫情形势下,为应对国际环境对中国的挑战,我们应该用“尽力而为”和“更大的开放”来推动更深层次的经济改革。

我们必须“坚持青山不放松”,而“青山”意味着改革开放,我们必须主动出击。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疫情期间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人们开始拾柴。“一带一路”不仅是一种经济合作的理念,也是一种追求人类共同发展的想象。

因此,在疫情下,我们应该敦促每个人更好地团结起来,而不是采取极端的自我保护措施和锁定自己的家园。

此外,面对挑战,必须认真对待一些国家提出的“去中国化”谬论和妖魔化中国的做法,必须逐一予以粉碎,给予理性有力的反击。

没有其他方法来迎接挑战。发展自己,做自己的事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疫情对产业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Nbd: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关键位置。在全球疫情下,中国应如何加强与世界的经济合作?

周汉民:中国没有一天不学会游泳,学会游泳,在浩瀚的世界海洋中游得好。

2010年是重要的一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今天,全世界都无法想象一个国家说没有中国的商品和服务,也无法想象如果世界和中国之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断裂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

在COVID-19爆发肺炎后,中国从1月24日至2月24日进口了16.3亿个口罩。据中国海关统计,从3月1日至5月5日,仅中国就向美国提供了超过66亿个口罩。

中国已经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所有工业类别都被列入联合国工业分类的国家,其出口长期以来一直是个不小的麻烦,但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保持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地位方面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粘性不足,国际定价权等市场竞争力不足,以及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收缩。

为此,我建议我们应高度重视研究产业链发展的新趋势,根据疫情带来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利用自贸区、世博会等对外开放平台,促进这些平台的相互联动。

同时,利用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的优势促进国际交流,如开展“网上广交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和精准的点对点小规模活动,通过互联网延伸产业链。

鉴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本地化和区域化,供应链缩短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应得到加强。

在加强与世界的经济合作方面,我认为有“三个失败”:

首先,它不能被打破。中国迅速恢复了工作和生产,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注入了稳定性。

第二,没有混淆。面对这样那样的针对中国的讨论,有人认为中国应该闭门造车。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第三,它不能被退回。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在世界被挤出的时候,出口有很多困难。然而,世界市场是由中国人一点一点赢得的,所以中国不能从其在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上退缩。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有意识形态的决心来面对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变化。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形势,探索新的途径。比如今年一季度,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更好地全面发展与东盟的伙伴关系与合作。

数据来源:风

Nbd:在疫情稳定后,我们如何恢复国际贸易?全球贸易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周汉民:我们正在一个战场上打两场主要的战役。第一场运动是团结一致抗击这一流行病,第二场运动是尽一切可能促进发展,这需要国际贸易的支持。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绝对重要。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世界贸易的增长率是世界经济的两倍以上。

然而,在过去十年中,全球贸易的增长率一直低于经济增长率,这表明国际贸易需要恢复和升温,而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这一流行病的发展。

在这一前提下,当疫情稳定时,中国应该更加主动出击。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国际贸易的贡献上。

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大幅下滑,但在政策的支持和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努力下,现在正逐步稳定下来。中国的医疗用品正源源不断地运往全世界,这显示了中国国际贸易的实力。

中国仍然需要依靠世界,世界也需要依靠中国。对于未来的全球贸易,我们现在应该计划如何应对巨大的变化。例如,在疫情稳定后,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实际上面临新的基础设施问题。

不仅中国需要新的基础设施,其他国家也需要。中国应该抓住全球经济转型和复苏的机遇,提供其他国家需要的物资和人才。中国也应该增强实力。

因此,我相信中国将在今年下半年全力以赴,为世界贸易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当前世界经济大变局 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中国有这些机会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