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6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网5月22日电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新基础设施要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坚持市场投资,支持多主体参与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强化服务。从中央集中部署到地方积极响应;从企业的积极投资到资本市场的热情,新资本建设正式站在了风口浪尖。
在“新基础设施”大趋势的帮助下,随着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进入快车道,更多传统制造流程将被颠覆或重塑,包括传统建筑业加速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刘表示,目前,建筑业正在积极推进标准化、模块化、产业化、装配化等新的施工方法,下一步是扩大数字技术和智能施工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根据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tractica的最新报告,建筑业颠覆的时机已经成熟,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正在整合机器人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并从提高速度、效率、安全性和利润中获益。机器人开始执行各种建筑任务,这有望改变工业建造房屋、建筑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方式。
5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强提交了《建立和完善建筑机器人政策标准体系,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议案。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机器人建造房屋的条件已经具备,但为了加快建筑机器人产品和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迫切需要解决目前政策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对此,杨国强提出了三点建议:研究制定覆盖R&D建筑机器人制造和应用全过程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建筑机器人行业标准体系,完善监管机制;指导施工机器人的快速中试,并协助验证后的产品、技术和设备的推广。
作为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实践者,碧桂园率先探索“施工机器人+组装式施工”生产模式的转变,期望实现建筑安全、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维护建筑工人的健康,降低能耗和污染,进而推动传统建筑业向高质量发展。
2018年7月,碧桂园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博之林机器人”,迅速建立了系统化的R&D体系,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围绕建筑机器人和智能建筑领域,以R&D为重点,制造和应用建筑机器人,同时实施系统化的产业布局。
博士林机器人总部大楼外部
博士林机器人实验中心位置
截至目前,博士林机器人已投资近100亿元人民币,组建了一支3400多人的研发团队,研究了54个建筑机器人,并将各种机器人投入到现场测试应用中,填补了行业空空白。据悉,R&D和佛山顺德机器人谷产业化基地将于今年全面建成。(刘小英)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契合“新基建”趋势 碧桂园研发建筑机器人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