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5字,读完约4分钟
每天早上,河北省石家庄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清运部门的负责人顾建村和他的同事们都要穿戴全套的防护装备,开一辆经过消毒的专用密封车,去石家庄的各个点清运医疗废物。
自COVID-19爆发肺炎以来,河北省积极推进与疫情相关的医疗废物和污水的处理处置,坚决防止疫情的次生灾害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石家庄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位于元氏县,是石家庄市唯一的医疗废物定点处置单位,负责清除、收集和处置市内隔离人群居住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和宾馆产生的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
2月13日,河北省应对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肺炎治疗定点医院、发热病人筛查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和19区发热门诊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规范分类收集。确保医疗废物在24小时内及时、规范的运输。河北省正常运行的22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迅速投入,全面开展了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置,实现了医疗废物的日常清理。
添加试剂后,试管中的溶液呈粉红色,表明水样中的总余氯含量符合要求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定州市COVID-19肺炎定点医院,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员王鹏正在向医院相关人员和当地环境监测中心示范该中心开发的余氯快速分析新方法。
医疗污水一般需要添加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通过对总余氯指标的分析和监测,相关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医疗污水的消毒效果,有效防止COVID-19肺炎病毒通过污水传播。
有必要确保医疗污水处理是“水密的”,并实现饮用水水源监测的全面覆盖。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对已查明的348个饮用水源和43个新指定的万吨级饮用水源进行监测。地表水饮用水源粪大肠菌群监测由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两次;地下水饮用水源中总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监测从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两次,以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在重点医疗机构污水监测方面,自我监测增加到每天两次,接触消毒池出口余氯因子的监督监测由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天一次,总排污口粪大肠菌群的监测频率由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两次,总排污口余氯因子的日监测增加一次。
随着疫情的爆发,中国缺乏快速监测余氯的设备。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迅速成立专项应急监测技术研究小组,开发了余氯快速分析新方法4种和粪大肠菌群快速分析新方法2种。
自疫情爆发以来,为确保医疗废物、污水和废弃口罩的安全、规范、有序和高效处置,河北省加大了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周边环境的改善,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加强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规范化运作,确保收集和处置当天进行。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地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医疗废物监管手段。石家庄市使用专用密封车辆在12小时内收集和清理高传染性医疗废物,并及时焚烧;张家口市将派出更多的专用车辆和设置专门人员,充分保证医疗废物及时转移到指定的医院进行防疫和控制;秦皇岛市加强对医源性废水、致病菌和空气体质量的监测;沧州市通过远程执法和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加强了重点医疗单位废水的监测和监管。
为防止病毒传播和二次环境污染事件,河北省也下发了通知,明确指出如果医疗废物、污水和废弃口罩管理不到位,医疗废物处置不到位,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或运行不正常,导致疫情蔓延,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为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组建了6支省级巡回执法队伍,以定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等重点领域为重点,全方位开展监管、执法、监测和监督。(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宋美倩通讯员李宝健)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河北加强医疗废物污水管理――医废日产日清 污水点滴不漏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