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4月17日电国家外汇管理局发言人、首席经济学家、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1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外债大规模去杠杆化的风险相对较小。

有记者问:COVID-19的肺炎疫情导致美元流动性一度紧张,但并未完全解除,中国外债余额已超过2万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还会有另一次外债去杠杆化吗?

对此,王春英表示,目前,中国外债大规模去杠杆化的风险相对较小。

王春英说,首先,中国的外债近年来相对稳定地增长。去年年底,外债余额达到20,573亿美元,比2014年底的历史峰值增加了2,774亿美元。虽然绝对数量有所增加,但与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相比,外债的相对增加并不高。2019年底,当年外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4.3%,2014年底为17%,降幅超过2个百分点。近年来,随着外债的增加,中国的对外资产也在增加。截至2019年底,外债与外部资产的比例为26.7%,比2018年底下降0.1个百分点,比2014年底下降1个百分点。这表明,经过2015年和2016年初的去杠杆化后,中国外债增长非常稳定,这与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非常吻合。同时,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双向波动,中国外债没有出现顺周期过度杠杆化,因此大幅去杠杆化的可能性非常低。

外汇局:目前外债出现大规模去杠杆的可能性较小

二是当前中国外债结构进一步优化。例如,2018年底,本币外债占33%,2019年底上升至35%,增幅为2个百分点。中长期外债的比例也在上升,从35%上升到41%。同时,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开放,外国投资者购买了更多的国内债券,占外债的比例从2014年底的8%上升到2019年底的26%。投资中国债券的投资者主要是海外央行。这些机构和主权基金主要投资于中国债券,以满足中长期人民币资产配置的需要。它们的特点是不以短期利润为目标,投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此外,中国外债的负债率、负债率和还本付息率都在国际安全线以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总体水平。

外汇局:目前外债出现大规模去杠杆的可能性较小

此外,从市场环境来看,在2015年和2016年的最后一轮外债去杠杆化中,有一个很大的背景,即美联储加息,美元利率和汇率上升。然而,目前的环境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较为宽松,美元的短期和长期利率都在下降,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大规模外债去杠杆化的可能性较低。

外汇局:目前外债出现大规模去杠杆的可能性较小

王春莹表示,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初步数据,中国注册外债稳步增长,海外投资者普遍增持国内债券,但没有出现明显的去杠杆化。(中信经纬应用)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外汇局:目前外债出现大规模去杠杆的可能性较小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