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6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重庆4月16日电:打造新“引擎”,攀登新高地——重庆发挥“三大作用”,开创发展新格局

新华社记者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得到充分发挥,新的陆海通道和中欧列车(阜新欧洲)不断升级,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生态效益凸显...

近年来,重庆努力为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发挥支撑作用,引领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一带一路”联合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向更深、更深的方向发展;发挥示范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拓展绿色发展道路,不断展示新成果,实现新突破。

打造新“引擎” 崛起新高地——重庆发挥“三个作用”开辟发展新格局

打造西部开发的新“引擎”

今年3月,为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召开了川渝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标志着年初提出的跨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按下了“启动键”。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优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新时期重庆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

“过去,从位于成都和重庆市中心的荣昌高新区吸引投资非常困难。现在很多企业都在争着在成都和重庆这两个主要市场落户。”重庆市荣昌区区委书记曹清尧说。

周边省份也加快了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步伐。从4月10日起,重庆、成都和贵阳开始运营环形高铁。

从全局规划一个领域,用一个领域服务全局。2019年10月,重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海南省签署框架协议,共同建设西部新的陆海走廊。

从最早在重庆开通到覆盖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的陆海通道已将西部地区推向世界,其目的地已覆盖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个港口。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关键。重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为主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智能产业“核心屏核心网”整个产业链不断壮大...

2019年,重庆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近15%,加快“重要智慧城市”崛起,辐射带动作用显现。

共有“一带一路”的“工笔画”

4月3日,中欧班列(重庆新欧洲)中国邮政号从重庆团结村站缓缓驶离,开辟了国际邮件分发的新渠道。

九年前,中国第一条中欧铁路“复兴欧洲”在这里开通。此后,重庆率先建设“一带一路”:率先迎接中欧列车返程,率先开辟西部陆海新通道...

2019年7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五十二届会议通过了中国政府提交的关于解决铁路货运单无产权证相关问题的议案。背后是重庆对“陆上国际贸易规则”的不懈探索。

长期以来,海运提单可以作为融资提单的信用凭证,但在国际铁路运输中却无法实现。2017年12月,重庆开出了世界上第一张“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广泛应用于中欧之间的火车等国际贸易活动中。

近年来,“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在重庆继续蓬勃发展。截至今年3月底,中新(重庆)战略互联示范工程已签署204个项目,总金额超过300亿美元。

上海合作组织地方领导人会议、“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展览相继在渝举行。

“重庆依靠机制创新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带动许多内陆省份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经济版图的战略深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贸易与投资研究室主任王海峰说。

承担绿色发展的“上游责任”

重庆的杨光岛,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岛,曾计划开发超过3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如今,新的定位是“长江的风景之眼,重庆的生态之岛”。

在杨光岛的变迁背后,重庆强化了“上游意识”,承担了“上游责任”。重庆力争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重庆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将长江生态环境的恢复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全行业禁止投资名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总长约394公里的海岸线。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9年重庆森林覆盖率达到50.1%;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质总体良好;空燃气质量好的天数达到316天。

三峡库区的重要城镇万州已经关闭了一些污染严重的行业,如重化工业、电镀和造纸,并拒绝了不符合50多亿元环保要求的投资项目。绿色照明和智能设备等关键行业正在加速崛起。

奉节县,曾经是中国产煤百强县之一,关闭了煤矿,开了一个“文化矿”,深入挖掘了千年诗歌的文化积淀,创造了文学与旅游融合的景观,擦亮了“中国诗歌城”的名片。(记者李勇、张贵林、赵雨菲、韩震)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打造新“引擎” 崛起新高地——重庆发挥“三个作用”开辟发展新格局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