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3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我国通信基站建设迅速,有些基站甚至靠近居民小区。住在这附近有辐射危害吗?
4月15日,生态与环境部举行了一次月度新闻发布会,主题是核与辐射安全。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一些地方接到了关于电磁辐射的投诉,电磁环境引起了关注。相关情况是什么?
对此,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姜光在回答《商业日报》记者的提问时表示,虽然电磁辐射也称为辐射,但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辐射不同。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主要是热效应。
妥善处理电磁辐射投诉和纠纷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4g基站数量达到544万个,占基站总数的64.7%;有超过13万个5g基站。
2014-2019年中国基站的发展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随着5g的普及,基站数量迅速增加,辐射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
姜光介绍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磁设施越来越多,包括通信基站、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一方面,这些设施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它们也引起了公众对其环境影响的关注。近年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不断收到与电磁辐射有关的各种投诉和行政复议意见。
蒋光指出,辐射有两种,一种是电离辐射,另一种是电磁辐射。电离辐射是由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它可以电离受影响的物质。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害。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在形成机理、防护要求和环境标准上有所不同,属于非电离辐射。有电的地方就有电磁辐射。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主要是热效应,这与电离辐射有很大不同。
同时,姜光强调,我国现行的电磁辐射环境质量标准是《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推荐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遵循的限值标准相比,我国实施的限值标准更加严格。只要符合本标准中相应频率的限制要求,就能保证公众健康和安全。根据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的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我国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的要求。
此外,姜光表示,要妥善处理有关电磁辐射的投诉和纠纷。对涉及环境质量问题的,经监测确实超标的,将责令其整改;对涉及土地使用、拆迁补偿等的。,其中不属于生态环境部门的责任,在充分调查和核实的基础上,耐心地与公众沟通,告知他们向责任部门表达自己的要求。
中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核电机组总数居世界第二,在建机组数量居世界第一。核技术应用广泛,核与辐射安全总体形势保持稳定。
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承展表示,目前,47个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安全状况良好,15个在建机组处于质量控制状态,18个核燃料循环设施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约15万个放射源和近20万个辐射装置处于安全控制状态,全国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郭承璋指出,中国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过渡的关键时期。国际核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新技术、新类型和新设备的使用给中国核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此,他提出了确保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四项措施,包括:促进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编制和实施核安全计划,加强核安全治理的基础能力和技术支持;防范和化解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加强各类核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分析判断和联合防控,加强应急准备和反恐保障,有效保障重大事件期间核与辐射安全;加强核安全人才分类培养,弘扬核安全精神,建设一支政治强、能力强、作风硬、勇于承担责任的核安全铁军。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国家核安全局发布了海阳核电厂2号机组两起运行事件的描述。
对此,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督司司长唐波回应称,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事故分类手册,这两起事故被归类为0级,国际原子能机构将核事故归类为0级至7级。0级事件是没有安全意义的事件,该事件级别主要是为经验反馈而设置的,因此这两个事件在厂外没有放射性后果。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全球新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通信基站是否有辐射危险?生态环境部答每经问:电磁辐射对人体主要是热效应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