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7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武汉4月14日电(记者鲍元开董庆森)4月14日16: 00,湖北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COVID-19肺炎医疗救治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3月10日,国务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联合防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也下发文件,要求在全省推广同济“光谷经验”。《经济日报》记者就“光谷体验”的具体情况提问。

同济医院:多科室组成同济尖刀连重症救治团队应对患者多脏器损害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同济医院院长王伟表示,在抗击COVID-19肺炎的过程中,危重病人的救治一直是同济医院的重中之重。通过总结COVID-19重症肺炎的治疗和管理经验,同济医院和40支支援湖北的医疗队齐心协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同济医院:多科室组成同济尖刀连重症救治团队应对患者多脏器损害

首先,同济医院建立了一个向前推进、多学科合作、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治疗模式。在这种流行病中,许多严重肺炎患者的COVID-19伴随着多器官损害和基础疾病。通过对疑难病例的分析,发现不仅肺部损伤,而且多器官损伤也是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原因。考虑到医疗团队组成的多样性,主要由传染科、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和护士组成,其他人员相对较少,同济医院迅速做出反应,成立了包括插管、心脏保护、肾脏保护、肝脏保护、营养、心理、中医和康复等八个团队,形成了同济锐刀公司的重症监护室团队。24小时待命,为各病房提供临床技术支持,弥补专业不足,逐步形成前进式、多学科合作、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治疗模式,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成功率。

同济医院:多科室组成同济尖刀连重症救治团队应对患者多脏器损害

医院在充分发挥同济救援队专业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战时医疗部、联合护理部、医院意识等由各医疗队组成的医疗管理小组,形成了高效有力的组织管理,强化了一系列医疗救治和服务流程的实施,实现了患者的精细化救治。同济医院及时总结了治疗经验,首次发布了诊疗管理共识。在疫情期间,同济医院共发布了37条共识和指南。特别是在国家卫生和卫生委员会的指导下,同济医院联合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医院等中国支持的医院,共同发布了关于严重新型冠状病毒诊断和管理的共识,并在流行期间对患者进行院前评估和转运、病房设置和管理、医疗质量评估和多学科研究。 同济医院为COVID-19肺炎患者成功实施了各种困难手术,如解剖、截肢、开颅和tci,确保了COVID-19肺炎患者得到充分治疗,降低了死亡率。

同济医院:多科室组成同济尖刀连重症救治团队应对患者多脏器损害

积极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辨证施治患者,包括中医会诊、中成药辅助治疗等。在同济医院对COVID-19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中医辅助治疗的比例达到49%,这是同济医院和援鄂医疗队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总结疾病的宝贵经验。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同济医院:多科室组成同济尖刀连重症救治团队应对患者多脏器损害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