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西宁4月13日电:从急救帐篷到卫生站——坚持不懈的乡村医生蔡庆一家

新华社记者王大千、王伟

在宁静的山谷里,流水潺潺,阳光柔和地照耀在草地上,沿着河流向上游。山谷深处有一个像天堂一样的小村庄。村子里有一排白色的帐篷,旁边是乡村医生蔡庆家的藏医诊所。

这家藏医诊所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仲达乡店达村,在整个藏区非常有名。这位77岁的年轻天才和他们的儿子以医德和医术闻名。白色帐篷是来这里看病的病人的临时住处。

“他们都是外地来的,家里实在不够住。”这个年轻人的第四个儿子索娜姆非常自豪地请求参军。诊所是他自己建的。下面住着人,病人们口耳相传。每天都有三四十个人来看病,全家几乎没有休息。

60多岁的贾多年来一直患有胃病。“在看了近三年之后,花了数万美元才没有效果。”贾文彬说:“后来我听说玉树有一个年轻的医生,他非常擅长治疗胃病。我们过来了。”来到的诊所后,的长子罗接受了按摩辅助药物的治疗,很快缓解了贾的胃病。“多亏了罗松博士,我现在好多了。他们只接受一个药钱,其他人不想要多一分。真是个好人!”

从应急帐篷到健康驿站——村医青才一家的坚守

作为一个传承了七代的藏医家族,蔡庆家族的后代从小就受到了教育,他们应该有行医拯救世界的医德。“帮助有需要的人。”索娜姆要求军队说,他的父亲从小就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医疗的榜样。

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离震中结古镇仅一山之遥的电达村也遭受了巨大破坏。地震发生后,这位67岁的年轻人不顾自己年迈的健康,拒绝抢救自己的财产,并带着两个儿子投身于救人事业,使100多名村民得到救治。

地震把蔡庆家的诊所变成了废墟,急救帐篷成了老人治病救人的“战场”。地震后,诊所重建,儿子们成为诊所的负责人。

“通常,大哥和三哥负责看病,我负责后勤。”索娜姆要求军队说:“我父亲老了,我们必须承担责任。”

2013年,二儿子仲达·索扬建议兄弟俩免费招待村民,这得到了老父亲的大力支持。仲达的索阳说,从今年开始,这个家庭的成年劳动者就开始挖冬虫夏草并赚钱来维持诊所的运转。在过去的七年里,他们已经投资了100多万元为1800多名村民在他们家门口建立了免费的“健康站”。

从应急帐篷到健康驿站——村医青才一家的坚守

每个来诊所的村民都有一份健康记录,并不断更新和管理。罗松丹增和他的弟弟们会根据每个人的档案给出最合适的健康建议,以尽可能地保持每个村民的健康。

现在,诊所已经将免费范围扩大到邻近的村庄和两个修道院。每天,病人络绎不绝地来看病,安静的小村庄变得热闹起来。

“地震后,全国各方都来支持。这些年越来越好了。我们的兄弟愿意长期维持这个小诊所,并尽其所能帮助更多的人。”仲达·索扬说道。

新闻链接:

三江源见证中国奇迹——写在玉树地震十周年之际

重要的唐范古道镇有着不同的“绿色”生命力

我在汤佳草原上的花已经变了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从应急帐篷到健康驿站——村医青才一家的坚守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