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2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长沙4月13日电(记者蔡晓晓,张筱膺)68岁的谭春安(音译)正在他那间温暖的小屋里用竹条编织畚箕。他的家宽敞明亮,墙上挂着一张三口之家的全家福,非常温馨。

湖南省资兴市周门寺镇水南村村民谭春安,曾经是一个建立档案、建立卡的贫困户,2019年脱贫。现在,他住在水南村,一个异地扶贫搬迁点。安置点的两栋建筑布置整齐,社区整洁,人们安居乐业。

然而,就在四年前,他住在附近一座山顶上的土制砖房里。房子处于废墟状态,裂缝很大。房子外面还有一棵一年比一年倾斜的老树,随时都有可能倒下,把房子压垮。

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过去曾试图下山,但“下不去”。7岁时,谭春安上山砍柴时,不小心砍断了腿筋,造成残疾,走路时腿弯成90度。老人不能种田,不能做重活,也没有其他生存技能,只能和竹条作伴,一辈子编织竹制品。

2016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包括谭淳安在内的10多名“山区”贫困人口终于“下山”并搬入新居。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交通更加便利。

周门寺镇是资兴市第一个扶贫镇。近年来,资兴市共投资2.7亿元实施了14个集中安置项目,安置人口3140人的1291户,分散人口1577人的457户。

现在,谭春安的儿子也19岁了,可以在家分担很多体力劳动。万一缺货,他的儿子会去竹林里砍一些回来;由于担心卖不出去,村里联系了茶厂帮他卖。谭春安坐在他的长椅上,安心地做着他以前的工作,年收入近5000元。

除了编织竹制品,老人还饲养蜜蜂。由于村里的产业援助政策,每个贫困家庭可以得到3箱蜜蜂,一个人每年可以得到3000元的补贴。每隔一个月左右,就会有一个小组来跟踪蜜蜂的繁殖情况,并及时给予技术指导。这个小组由水南村主任邓志平带领。

扶贫搬迁助村民“下山” 走上致富路

邓志平在2016年成为村主任。他加大了在村里推广蜜蜂养殖技术的力度,不仅为贫困家庭免费提供蜜蜂,还定期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几年前,邓志平是水南村唯一的养蜂人。现在,50个贫困家庭加入了养蜂队。

邓志平是他家三代的养蜂人。他曾经在其他地方工作,年收入超过30万元。现在,邓志平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

截至目前,周门寺镇已有1356户3551人脱贫,贫困率从9.68%下降到0.91%。全镇10个贫困村都已脱贫。水南村8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扶贫搬迁助村民“下山” 走上致富路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