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太原4月13日电:护士张永刚:换一个“战场”去战斗

新华社记者马

虽然从湖北回来已经半个多月了,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部的护士张永刚(音译)却觉得,他在湖北经历的一切就像是昨天一样。“就像做了一个梦,一个难忘的梦。”他说。

新年第一天,山西召集了第一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张永刚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向医院提交了申请。“我当时还很年轻,2003年没有亲自参加过非典。”这次我必须走了。”元旦这天,张永刚安顿好妻子和两个孩子后,踏上了支援湖北的旅程。

护师张永刚:换一个“战场”去战斗

经过短暂的训练,张永刚和他的团队进入了新成立的天门中医医院鲁豫分院。疫情爆发后,每12小时约有50名患者在此接受治疗,他们都是发热门诊初步诊断的高度疑似患者,包括许多危重患者。忙碌、紧张、危险、匆忙。

张永刚不畏时间,利用他在急诊科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积极投身于新医院区域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工作。协助医疗队进行防护培训,规范诊疗流程,负责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张永刚和他的同事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经常要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

护师张永刚:换一个“战场”去战斗

“脱下防护服,汗流浃背的身体凉了,回到住处的食物也凉了,但我们终于理顺了科室的工作流程,成功调整了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张永刚在日记中写道。

在工作中,张永刚发现,患者通常在出院当天通知家人,但在疫情期间,家人进出社区和农村地区往往需要出具证明,这耽误了很多时间,使患者急于等待,并使他们的床位无法及时周转。于是张永刚向医院提出建议,并在病人出院前提前通知家属做好准备。这个建议立即被医院采纳,大大提高了出院效率。

护师张永刚:换一个“战场”去战斗

为了更好地掌握病人的病情,张永刚坚持医疗护理和查房相结合。当医生来查房时,只要有时间,他总是跟着他。“通过与医生的沟通,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张永刚说。

我刚到天门的时候,因为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医护人员很难和病人沟通。张永刚做了一些小卡片,上面写着:“你需要什么?告诉我。”"请喝大量的水和热水."“我能帮你什么吗?”“你怎么了?”.....亲密的小卡片,连接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心。卫生纸、洗发水、充电器...张永刚会一个接一个地写下病人的需求,回去做好准备,然后发给他们。

护师张永刚:换一个“战场”去战斗

张永刚的关爱让许多病人记住了他。一位50岁的病人写下了他的名字。出院后,在网上找到了他,并特意感谢了他。“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每次都很感动。”张永刚说。

现在,说起在湖北的经历,张永刚一直很平静。“救死扶伤是我们医务人员的职责。到处都一样。去湖北只是换个地方。”他说:“现在我回来了,我想尽快回到我的岗位,恢复正常工作。”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护师张永刚:换一个“战场”去战斗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