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8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随着COVID-19的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餐饮业正在有序恢复工作,餐厅恢复用餐。关于餐饮系统的推广和筷子的使用,有越来越多的讨论和呼吁。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的相关部门和餐饮行业协会提出了推广共享用餐制度和鼓励人们用餐时使用筷子和勺子的建议。山东还率先在中国发布和实施了省和地方的膳食共享系统和无接触喂养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各种疾病的总发病率中位居前列,“一起吃饭”是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疫情期间,中国出现了许多家庭聚会或外出就餐的案例,这表明存在通过餐具和唾液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这也促使人们反思“围坐餐桌旁,用筷子分享食物”的传统饮食习惯。在某些地区,通过主动提供筷子和勺子来鼓励人们分享他们的食物并不是一种“感性”的举动。相反,它是基于科学预防和控制的原则,并尽力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这些倡议是及时和必要的,值得一听。
然而,有些人担心喜欢“活泼”饭菜的中国人能否适应分餐制,习惯使用筷子和勺子。事实上,分餐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非典”时期,许多地区就颁布了规章制度,提倡和提倡使用筷子和勺子,科学用餐等。曾经被人们广泛认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规定和倡议最终落空了,共享餐制度未能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
从餐厅的角度来看,对服务人员的要求更高,餐饮企业的用人成本和餐具成本增加,餐饮企业没有动力去推广。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朋友和家人之间的晚餐往往很热闹。如果你分开吃饭,你可能会被认出来,失去你的气氛。此外,与西餐不同,传统中餐注重色、香、味。即使它的形状和布局,它也是饮食文化和菜肴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些人认为分餐或多或少会影响菜肴的整体美感和口味。这些“对膳食分享的担忧”是影响科学膳食分享普及的“障碍”。
虽然科学分餐和使用筷子的习惯很少,但它象征着中国饮食礼仪和餐桌文明的进步,更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安全生活方式的初衷。然而,改变传统的饮食习惯和推广“舌尖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断倡导、逐步改变和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餐饮企业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在商店或餐桌上放置醒目的标志,积极提醒消费者使用筷子和勺子,鼓励用优惠券和积分的方式分享用餐,确保现场、服务和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创新和改进菜肴,研究从提供“样板菜”到提供“小菜”的转变,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菜肴的文化风味。同时,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在餐饮企业评级和星级评定条件中增加“分餐制、公共筷制和公共勺制”的实施,并继续跟踪监督,提高餐饮企业推广分餐制和公共筷制的积极性。消费者应该转变观念,把餐具和爱情分开。作为现代餐桌文明,分享美食不会影响愉快、活泼、愉快的用餐氛围,这也是对他人健康的尊重。只有这样,科学用餐、共用筷子和勺子的理念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推动社会公共文明的进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朱伟)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科学分餐,小习惯带动大文明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