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0字,读完约4分钟
良好的睡眠是人们提高免疫力和抵御病毒的法宝。在这个抗疫的春天,我想我可以在家里度过更多的空闲时间,睡得更好。然而,现实是自由睡眠不一定带来好的睡眠。人们睡得更多,但睡眠质量却在下降。
“晚睡”让我们“睡得更久”
最近,中国睡眠研究协会发布了《2020年中国居民全屋睡眠白皮书》,以1月1日至2月29日为时间段,调查了肺炎流行期间的全屋睡眠情况。
根据白皮书,90%的人在晚上8点到12点之间睡觉。在呆在家里期间,超过50%的人在零点后睡觉。对应于睡得晚就是起床晚。在呆在家里期间,28%的人会熬夜到9: 00到12: 00,而失去早起动力的人数比出门前增加了21%;80%的人有睡懒觉的习惯,16%的人几乎每天都睡懒觉。
每个人都知道早睡早起是好的,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根据白皮书,8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他们重视睡眠,63%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应该坚持8小时的正常睡眠,但这并不能阻止80%的受访者晚睡。
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理学系主任张斌说,影响睡眠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内在的生理需求;第二,外部社会因素,如上学和上班。实验发现,人们通常倾向于晚睡半个小时左右,相应地晚起床半个小时,而且“一天”所花的时间比24小时的时间稍长。
张斌说,在疫情期间,很多人即使回到工作岗位也在家工作,这就失去了上下班时间的严格限制。人们的社会交往大大减少,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因素。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人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睡眠需求。因此,人们睡得越来越晚,这是内在生物学的表现。
电子产品改变了生理节奏
说最甜蜜的“晚安”,但熬到最深的夜晚。谁改变了每个人的睡眠,让人们不愿入睡?
白皮书分析了“人们睡觉前做什么”的问题:47%的人关注公共卫生新闻;46%的人刷微博和微信关注时事和娱乐新闻;还有46%的人在微信上聊天。此外,61%的人选择玩手机。
“打手机会增加人们的兴奋感,让他们保持头脑冷静,并加剧他们晚睡的倾向。另外,手机照明会使人的褪黑激素分泌时间向后移动,使人更难入睡。”张斌表示,疫情期间熬夜与长时间玩数码产品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人们在工作场所很难入睡,但在家睡觉似乎不是问题。通过对不同类别人群的调查,发现睡眠时间基本超过8小时,甚至达到9小时。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睡眠时间长并不意味着睡眠质量好。”全国健康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睡眠产业分会会长姚吉庆说。
健康的睡眠不仅意味着睡得足够长,还意味着在正确的时间睡觉。举个简单的例子,即使你在白天睡了8个小时,你的身体也可能不舒服,因为人们的睡眠应该与大自然的节奏保持同步。
“人们无法通过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睡眠是否充足。”张斌提醒说,在一项实验中,一些大学生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在第一周,他们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感到困倦;第二周,这些身体指标仍在恶化,但人们感觉不那么困了。因此,我们应该按照“生物钟”规律增加高质量的睡眠。
睡眠不足容易引发各种慢性病
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但睡得不好是疾病的标志。“你不睡觉就会死”不是威胁。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周内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会导致人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变化。发表在《美国实验医学杂志》上的一项德国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强白细胞抵抗感染的能力,进而增强免疫力。此外,长期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
世界睡眠协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韩方说,睡眠疾病影响着人类的整个生命周期,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睡眠疾病有广泛的影响。国际疾病分类中有90多种睡眠疾病,包括“无法入睡、无法醒来、无法睡好觉”。超过10%的中国人需要积极的医疗干预,其中超过一半的人一生中都会有睡眠问题。
目前,疫情在中国已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各地恢复工作和上学,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恢复正常,这意味着在呆在家里的时候有必要重新调整一下日常生活。白皮书还显示,87%的受访者意识到睡眠问题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并表示愿意采取各种措施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人们普遍认为高质量的睡眠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提高免疫力,感受詹妮弗,过上有规律的生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吴佳佳)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宅家季,睡不着、醒不来――我们的身体 怎么了?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