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85字,读完约7分钟
据统计,由于全球COVID-19流行病危机的“错峰”爆发,85%的企业现金维持不了三个月以上,2019年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大于50%,2020年可能超过80%。然而,银行贷款批准指数仍低于50%,供应链末端的中小企业融资缺口未得到有效填补。
根据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数据和亿欧元智库的推测,201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约为13.7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近15万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20万亿元,2019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5.2%。
金融是区块链最早的应用方向之一,也是与区块链最匹配的情景之一。因此,计算智库从工业应用层面发布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区块链金融场景应用报告》。本文以数字经济为背景,以工业区块链为视角,从区块链自身的痛点出发,分析了其与金融业的内在耦合关系。通过分析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资产证券化和保险等几个有代表性的金融场景中的应用案例,探索区块链技术作为基础设施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的新范式。
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突破和应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特征日益明显,捕捉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报告称,金融机构在加速数字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快金融业务创新的步伐。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区块链科技也将成为金融业拥抱数字经济的重要桥梁。
1
拥抱区块链:数字经济浪潮下的金融创新转型
从工业区块链的角度来看,区块链在重建金融业的产业逻辑和基础设施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传统金融业存在信用转移困难、风险控制成本高、数据泄露隐患等问题。区块链技术旨在弥补信息不对称,通过增加信用数据创造信用,建立高效的价值流通机制,实现数字世界中数字资产的流通,帮助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实现“三流”,从而推动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其拥抱数字经济。
因此,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传统金融机构需要重新定位。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始重视金融技术,并借助新兴技术成为金融创新的主要焦点。《报告》从信息、信用和风险三个角度解读了这一转变。
1.在信息维度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提高了捕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在信息处理的专业能力上筑起了障碍。此外,区块链技术被用来建立一个可信的数据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
2.在信用维度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掌握足够的信息和专业的分析能力,结合自身的信用水平,为交易提供信用支持。信息维度下的创新将为金融机构发挥信贷创造作用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特别是,区块链技术有可能提高人们在金融中介机构中的可信度。
3.在风险维度下,风险管理能力和信用状况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借助金融技术,对业务数据和客户信息进行反复挖掘和验证,建立更适合数字经济的风险管理系统。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数据治理系统,从而优化其风险控制系统的创新实践,这将是区块链技术缓解数字经济发展约束的具体体现。
2
区块链解决了财务难题,但仍需要多方技术的协调
报告选取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资产证券化和保险等几个有代表性的金融情景,深入分析了传统金融情景中的产业痛点以及区块链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如果区块链基础设施得到云翔区块链的支持,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联合开发的“福费廷连锁交易平台”是中国区块链福费廷领域最成熟的应用服务平台之一。
采用联盟链形式,根据银行间交易业务场景,自主研发区块链的应用层功能,有效促进银行多层次组织管理架构的衔接。该系统为福费廷业务定制了预查询、资产释放后查询、多场景业务并发和逻辑串行的应用服务流程,保证了系统的兼容性、通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促进了市场交易对手发现和价格发现,提高了交易效率和市场透明度,有效监管了现有的福费廷业务交易市场,为资产交易提供了有效的监管渠道,建立了有效的信用市场。
一般来说,“区块链+金融”的应用大多以联盟链的形式切入,侧重于供应链金融、支付结算、证券交易和保险等领域的小规模探索。可以说,由于金融监管、业务模式、风险管理和技术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探索还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
然而,区块链技术在缓解金融领域的信任、效率、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和数据安全等问题方面逐渐显示出其关键和潜力。
从长远来看,区块链科技与金融业的结合将促进数字资产的持续增长。此外,区块链技术通过创建和存储可信数据,促进在金融业建立有效和健全的风险控制管理系统,并促进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双向赋权。
虽然传统金融领域已经初步认识到区块链的巨大应用价值,但区块链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就企业级商业应用而言,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容量、通用性、功能完整性和易用性仍明显不足。
当然,除了技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区块链赋权的财务状况也面临其他挑战。区块链的功能定位更倾向于创造一个可信任的环境,降低各方的信任成本,通过智能契约提高业务效率。然而,信任问题不能靠区块链技术独立解决,仍有必要加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协作,从而有效地建立一个可信的环境,增加环境中各方“作恶”的代价。
同时,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认识不足和内部改革压力,包括成本和人力,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3
2020年,金融区块链将在三大模块中爆发
报告总结了2020年应用“区块链+金融”情景的总体发展趋势:稳中求进。
我们可能不指望工业区块链在短时间内给金融业带来冲击,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遍地开花。然而,在其发展道路上,报告总结了可能带来新发展趋势的几个模块:
1.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金融情景下的区块链试点案例。随着供应链金融、资产管理等情景的积极落地,受激励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重视区块链。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比,区块链将成为金融基础设施升级的核心技术,其投资增长率有望高于其他金融技术。
2.金融场景的数据安全性推动了隐私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内外企业在金融场景中使用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实践,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区块链技术必须与尖端密码学相结合,如三维零知识密码算法和多方安全计算系统,从而为数据治理和数据孤岛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将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归还给数据所有者,使数据所有者在“共享”数据之前能够控制权限。实现“共享”数据的价值,解决数据利用和隐私之间的矛盾。
3.BaaS平台在金融场景中的大规模应用。金融机构最初试图利用区块链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将自行开发和自建的联盟链系统与租用大型平台公司的baas服务进行比较,可以明显看出,baas平台为金融机构快速部署区块链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未来,在大型企业级应用中,baas平台将作为金融机构推广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算力智库:2020年区块链成供应链金融、ABS、贸易金融创新重要抓手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