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2字,读完约4分钟

中信经纬客户3月26日。疫情过后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吗?有没有更多的措施来放松购车限制,刺激汽车消费?随着海外疫情的加速蔓延,如何支持外贸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商务部26日举行定期在线新闻发布会,回答上述问题。

有记者问,目前,中国正在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但仍然存在消费者信心不足的问题。鉴于国内消费市场何时会恢复正常,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冼郭毅强调,疫情对中国消费的影响是短期且可控的。

据商务部调查,截至3月22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平均复牌率达到97%,大型超市96%,农贸市场(蔬菜市场)94%,百货商店(购物中心)90%。商务部监测的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在2月底增长5.6%,3月初增长0.5%,3月中旬增长0.8%。

关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冼表示,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进一步恢复,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消费补充和释放的政策措施将逐步生效,后期消费市场将进一步稳步上升。在一些地区,一些刚性消费因疫情而被推迟,并将在疫情后得到补充,导致补偿性消费。

疫后报复性消费会来?如何看待放宽汽车限购?商务部回应

受疫情影响,汽车市场自年初以来受到很大影响。目前,许多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西安郭毅表示,疫情在短期内对汽车消费产生了巨大影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月和2月汽车销量为223.8万辆,同比下降42%,其中2月销量为31万辆,同比下降79.1%。

疫后报复性消费会来?如何看待放宽汽车限购?商务部回应

据了解,许多政府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广州市人民政府提出了购车补贴、招投标激励、新增邮轮指标和优化中小客车指标控制政策等措施;浙江表示,将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如放松限购和对下乡汽车的补贴。

“放宽购买限制和其他措施将有助于扩大实物商品的消费,促进消费补充。”西安郭毅表示,随着疫情的控制,汽车销售网点开业数量增加,消费者购买行为逐渐恢复。根据中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对8569家4s店的调查,截至3月24日,店内恢复率达到94.7%,客流恢复率达到61.7%。

疫后报复性消费会来?如何看待放宽汽车限购?商务部回应

他强调,商务部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折价交易,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随着疫情的加速蔓延,海外停工的范围已经扩大。目前这对中国的进口有什么影响?哪些行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对策是什么?商务部外贸司二级督察刘长瑜表示,海外停工范围扩大,供应能力减弱。从目前情况看,机电、交通运输设备、能源和化工行业的进口受到很大影响。

疫后报复性消费会来?如何看待放宽汽车限购?商务部回应

“虽然外贸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上升,国际贸易需求下行压力在加大,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外贸产业链结构完整,竞争力强,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强,外贸企业对危机的适应能力强。”刘长瑜强调,将尽快落实金融、税收、出口信用担保等帮助企业准确定位的政策措施,支持地方、行业组织和贸易促进机构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和信息服务,引导企业防范风险,帮助企业保护市场、订单和股份。

疫后报复性消费会来?如何看待放宽汽车限购?商务部回应

如何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保证重要企业和关键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据刘长瑜介绍,截至3月24日,中国重点外贸企业已基本恢复工作,回收率在70%以上的重点外贸企业比例达到71.3%,比一周前提高了4.6个百分点。可以说,目前中国外贸企业在复工复产时仍然保持着稳定有序的局面。

“国际疫情的蔓延对外贸企业恢复生产的不利影响是分阶段的。”刘长瑜指出,首先,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已经进入“抗疫”的紧急状态,外贸企业短期内面临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冲击。其次,中国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可能会受到影响,这反过来又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出口。随后,国际贸易活动受到影响,经贸合作人员交流趋于停滞,各类展会延期或取消,企业面临着传统方式无效、获取新订单的传统渠道不畅等问题。

疫后报复性消费会来?如何看待放宽汽车限购?商务部回应

在措施方面,刘长瑜指出,商务部将积极有序地推动外贸企业恢复生产,确保重要企业和重点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支持企业通过网上谈判和网上展览主动抢占订单,与其他国家一道确保全球供应链的开放、稳定和安全,尽一切努力稳定外贸基础市场。(中信经纬应用)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疫后报复性消费会来?如何看待放宽汽车限购?商务部回应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