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南宁3月21日电:边境上的新家——走访广西西部一个非常贫困县的一个山村

新华社记者黄庆刚

春分时,天下着毛毛雨。在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孟平镇年井村西马屯的山坡上,一片片板蓝根正在茁壮成长。在山坡下,一些旧房子旁边矗立着许多新建筑。

西马屯是广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位于中国和越南的交界处。“九分,半石半地”,是当地环境的真实写照,这里山石崎岖,曾经人均耕地不足0.3亩。在2015年扶贫的准确认定中,泉屯10名村民被列为低收入贫困户。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村民们想方设法脱贫致富,发展养殖业。

边境线上起新居——桂西极贫县山村走访见闻

一大早,在新建的两层楼里吃完早餐后,村民冯亚妮就去附近的老房子里给猪和牛准备饲料。猪圈和牛圈是由旧的木瓦房改造而来的。“去年卖了四头猪,收入近一万元。现在家里有6头小猪和2头奶牛。”冯延恩说,2018年,他告别了木瓦房,住在一栋两层楼里,家里有冰箱、洗衣机等所有家用电器。现在他还买了一辆三轮车。

边境线上起新居——桂西极贫县山村走访见闻

耕地不足只能吃救济饭;道路不通,货物买卖靠人力运输;生活贫困,住在一个漏风漏雨的木瓦房里;水很少,所以必须走几千米去取水...冯延恩描述了过去村子里的困难情况。如今,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村民们盖起了新房子,修复了硬化的水泥路,安装了路灯,建了游泳池,他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快递也可以送到村门口。西马屯的十户人家住在新房子里,发展中草药种植和牛羊养殖。

边境线上起新居——桂西极贫县山村走访见闻

“我们有最低生活保障、边境补贴和行业奖励,还有一些行业收入,人均收入超过4500元。政府运土运苗,支持村里种植板蓝根。”孟平镇年井村党支部书记农融表示,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预计今年板蓝根行业的收入将达到10万元以上。

边境线上起新居——桂西极贫县山村走访见闻

那坡县位于大石山区边界,是“老、小、边、山、穷”地区的代表。边境上的许多村庄曾经没有通道,没有电,也没有信号。落后和闭塞是普遍现象,但现在有了新的面貌。

那坡县白南乡白南村农格屯位于中越边境数百米的山坡上,新建的房屋相邻。“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村16户人家基本上都住在新房里,水泥路也直接通到乡镇。”村民马福禄(Ma Ferro)说,曾经生活资料只能由人携带,从村子走到镇上需要两个小时。在雨天,不仅路面很滑,而且经常发生山体滑坡。有时在半夜,一场山崩把猪圈和猪淹死在泥土和石头里。

边境线上起新居——桂西极贫县山村走访见闻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一批批帮扶力量来到这个偏远的村庄,从道路、饮用水、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到村民医疗、子女就学、产业发展和生活物资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道路修好后,骑自行车到镇上只需要20多分钟,上学和看病的问题都解决了。每个人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多样化。在发展个体农业的同时,他们还种植中草药和油茶等经济作物,偶尔去城镇和乡村打零工。”马福禄说,从茅草房到砖瓦房,从极其不方便的旅行到畅通无阻的旅行,村民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边境线上起新居——桂西极贫县山村走访见闻

“我们在边境上生活了几代人,这是我们的家。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将永远留在这里。”马亚铁说道。

来源:索菲亚回声报中文网

标题:边境线上起新居——桂西极贫县山村走访见闻

地址:http://www.sjx0.com/hsbjw/10255.html